1. 简单百科
  2. 上帝之眼

上帝之眼

上帝之眼,即螺旋星云(Helix 星云),整个形状和颜色看起来像一只巨大的眼睛。它位于水瓶座,螺旋星云在NGC星表中排名7293。因此也叫做NGC7293。由于它的样子也有一点儿像蜗牛,所以也有人称它为蜗牛星云

NGC7293的亮度为6.5等,视直径为15',足有半个满月的大小。它的形状很像天琴座环状星云M57,但大小是M57的10倍,NGC7293是这个星座中的一个亮点。通过一个双目望远镜观看,NGC7293闪着淡淡的绿灰色微弱的光,看不出螺旋状,没有在大望远镜中那样的壮观和美丽。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模糊斑点,星云中心那颗亮度为13等的伴星,星云的视直径与半个满月相当,实际的直径大约3光年,透过口径10厘米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可看出它的环状。透过口径比较大的天文望远镜观看NGC7293呈一个红色的圆环状,这个圆环不那么对称,像一个旋转着的螺旋,螺旋星云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像其他的行星状星云一样,NGC7293也是质量不超过1.4倍太阳质量的类太阳恒星晚期演化的产物,类太阳恒星演化到红巨星时,将它的外层物质向外抛射出,形成了螺旋状的行星状星云。

基本信息

上帝之眼即螺旋星云,NGC 7293星云。

星云外观

“NGC 1068”螺旋星云距离地球约6000万光年,运动速度为每秒1000余英里。因为它的亮度非常高,所以早在1780年就被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迈歇尔(音)发现了,当时被命名为“M77”,因为它是当时发现的第77个肉眼可见的星云。尽管后来根据新的命名规则改变了这一星云的名称,但它仍然是200多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目标。1999年以来,随着如远紫外线分光镜探测卫星(FUSE)等先进的探测工具的应用,科学家们对这一神秘的星云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远紫外线分光镜探测卫星高18英尺,重300磅,它的运行轨道距离地面500英里。它拥有四个功能单一的太空望远镜,可以对来自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超短波射线进行分析。发射以来,远紫外线分光镜探测卫星共计收集了约2000个不同星体的数据资料,其运行由位于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这应用物理实验室负责。2001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远紫外线分光镜探测卫星曾经对“NGC1068”螺旋星云中心的凸起部分进行过探测,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发现,如果把整个星云比做一个鸡蛋的话,那么其中心的凸起部分就相当于蛋黄,周围的部分就相当于蛋清。而且星云中心的探测结果与银心的探测结果基本一致。由一颗类太阳恒星在生命末期所产生的螺旋星云(Helix Nebula),是离地球人最近的行星状星云。这颗恒星的外层气壳被抛入太空中,从地球所在的位置看出去,正好像是看入一个螺旋梯之中。而注定要成为伴星的恒星核心遗骸,发射出非常高能量的辐射,造成先前抛射出的云气发出萤光。

特征

这个星云有一个内在的圆盘,直径8′ 19″ (0.52秒差距),一个外面的凸起,直径是12′ 22″(0.77秒差距),和一个最外层的圆环直径25′(1.76秒差距),最外层的圆环因为与星际物质碰撞而有一边是平的。估计这个行星状星云的内环已经膨胀了6,500年,外环则已经膨胀了12,100年,膨胀速度分别是40公里/秒和32公里/秒。主要的环中含有许多朦胧的节点,在许多近距离的行星状星云中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误区

而在2003年的电影魔戒三部曲风靡全球之后,在网络上就被称为索伦之眼。但这样是不允许的,国际命名法已经规定,不得传言网络型不正确名称。

发现者

螺旋星云于1824年被卡尔·哈丁发现。在那个年代,类似这样的星云,由于和气体行星非常相似而往往被错误地认为是巨型气体行星。距离地球650光年,位于水瓶座星座里面。该星云早已收编在册,编号为NGC 7293,这是行星状星云非常典型的一类星云,行星状恒星实际上是由于恒星的残骸所形成的,就如同我们的太阳。

天体报道

2009年2月26日北京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欧洲天文学家日前从浩瀚太空拍摄到看似目不转睛的“宇宙眼”的壮观照片,并称之为“上帝之眼”。

“上帝之眼”处于距地球700光年远的宝瓶座,实际上,业余天文爱好者通过小型望远镜可以隐约看见它,他们称其为螺旋星云(Helix 星云),覆盖的天空区域大概相当于一轮满月的四分之一。这张罕见、壮观的照片是由架设于智利拉西拉山顶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一台巨型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是如此的清晰,我们甚至可以在中央“眼珠”里看到遥远星系。

外部云气

哈勃空间望远镜,上帝之眼周围存在暗红云气。可能是死亡恒星的最初喷发物。

类似天体

猫眼星云RCW-120,

参考资料

宇航员拍到“上帝之眼” 奇异星云酷似眼睛(图).央视网.2024-03-24

来自上帝的凝视!注视宇宙的“巨大眼睛”,其实是恒星尸体大集合.今日头条.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