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林銮

林銮

林銮,字安东,唐朝泉州东石人,世代以航海为业。其祖父熟悉海道,成为隋朝开发夷州台湾省)航线的主要成员,并曾首航勃泥(北婆罗州)而成为开拓晋江泉州与马来群岛航线之开山祖。林銮继承祖业,大造海舶,航行于勃泥、琉球王国室利佛逝占城等地,运去陶瓷、丝绸、铁器、茶叶及手工艺品;引来象牙、犀角、明珠、乳香、玳瑁樟脑等等。因往来有利,东石人纷纷从之。

人物生平

据清乾隆时东石人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林銮为了导引蕃舶安全入港,不被礁石触沉,曾在东南沿海建造7座石塔,即钟塔、钱店塔、石菌塔、刘氏塔、凤呜塔、西资塔和象立塔。与此同时,林銮还于泉州湾内石湖港的西南侧,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古渡头(林銮渡)。古渡头的引堤长30丈,宽9尺,高1.5丈,又称“通济桥”。古渡头及引堰均嵌砌于海底礁石盘上,再用每条数吨重的巨石砌筑而成,十分牢固。礁盘边缘凿了许多石鼻孔,为泊船系缆之用。渡头装有木吊杆以便装卸货物。至今,该处尚遗存一方明崇祯12年己卯(1639年)重立的"通济桥"残碑。

林銮的后裔不废此业,其九世孙林灵仙曾建造大海舶近百艘,据传舟长18丈,高4.5丈,宽4.2丈,双层船舱,载重1000至2500吨,比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更大。至唐末干符6年(879年),王仙芝黄巢之农民军南下江浙,攻打闽南龙溪一带,林銮后裔林百万乃散埋家财,遁往外地避祸,据传东石盟仙宫一带还埋藏着白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