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泥艺术
“走泥”是一种源自于陶艺创作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在日本则成为现代陶艺流派“走泥社”的名称。2013年,中国的“新走泥社”在肇庆成立,致力于推广陶轮拉坯技术。
历史沿革
“走泥”最初是指陶瓷钧窑的釉纹,具有“蚯蚓走泥纹”之称。后来,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日本现代陶艺流派“走泥社”。2013年,中国肇庆成立了以陶轮拉坯为核心工作的“新走泥社”,由陶艺家徐洪波先生发起。徐先生的梦想是希望有一天,拥有陶轮会像拥有钢琴一样普遍,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将其作为装饰品。
特征与发展
“走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与烧窑的关系类似于弹琴唱歌与录音灌制唱片的关系,它们可以单独存在。通过使用“走泥”这个术语,拉坯成为了如同拉小提琴或弹古琴一样的独立艺术表现形式。拉坯不仅构成了陶艺的基础和灵魂,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参考资料
蚯蚓走泥纹的形成 .zhongguociwang.2024-11-28
浅谈钧瓷“蚯蚓走泥纹” .搜狐网.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