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预算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是一种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核算规范,适用于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

发展历史

初始阶段

中国预算会计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财政部根据《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中央金库条例》提出建立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想,并于当年12月发布《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这套制度是中国首次建立的适应当时财政经济需求的统一预算会计制度。

改革时期

自1951年起,财政部根据政治、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不断修订预算会计制度。至1965年,已形成相对成熟的预算会计制度。1983年和1988年,财政部两次修改预算会计制度,形成了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事业行政单位会计为补充的独立会计系统。1997年,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财务改革的需求,财政部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转变。

现行制度

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系列预算会计制度构成了中国的现行预算会计制度。预算会计组织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理论方法体系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存在问题

新业务核算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导致财政资金流向发生变化,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未能对此进行有效核算和反映。

编制部门预算

预算会计信息不足,影响部门预算的编制和“零基预算”的实施。

债务反映

预算会计制度未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债务,包括国债、外债和潜在负债。

财务报告

政府会计信息不完整,缺乏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综合财务会计报告。

解决方案

关系处理

预算与会计的关系、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与借鉴国际惯例的关系都需要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处理。

分步改革

预算会计改革应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对现有制度的补充和完善,然后是研究制定政府会计体系和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并在适当条件下进行试点推广。

参考资料

预算管理.豆丁网.2024-11-02

会计基础知识:预算会计.中国会计网.2024-11-02

预算会计的核算制度.百度.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