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君
邵燕君,1968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教师,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的主持人。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邵燕君于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习期间,曾作为《北大校刊》的记者在校内外进行广泛采访。该文发表后被数家报刊转载,轰动一时。在此过程中,邵燕君的文化视野得到了拓宽,,社会经验和写作能力上也得到了训练。因学业成绩优秀,本科即将毕业时,她获得了免试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硕士阶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邵燕君频频在《文学评论》、《上海文论》、《文学评论家》、《文史知识》、《文学世界》、《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她的硕士论文《作为经验的叙述和作为想象的叙述——论先锋小说的形式化追求及技术化倾向》,在详细考察了先锋小说的创作状况后,提出“经验的叙述”与“想象的叙述”两个概念,从而廓清了先锋小说的创作倾向。后来发表在了《文学评论》和《文学世界》上。1993年获硕士学位。
博士阶段
硕士毕业后不久,她远赴新加坡与美国。先后在中国新闻社和华声月报社任记者、编辑,从事文化方面的新闻报道工作,撰写了一系列介乎于新闻与文学批评之间的文章。2003年7月获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任教,由她主持“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
社会影响
邵燕君在国内外多家杂志发表论文,包括《文学评论》、《读书》、《今天》、《视界》、《文艺争鸣》等。她的著作包括《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和《“美女文学”现象研究》。此外,她还参与主编了《北大年选》(小说卷)。她的研究成果和活动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所获奖项
邵燕君因其在文学批评领域的贡献,荣获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连续两年获得《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以及被评为“2006年度青年批评家”。
专业职务
邵燕君曾在多个机构担任职务,包括中国新闻社记者、《华声月报》社编辑、主笔、驻美记者。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她先是担任教师,后晋升为副教授,并主持“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
主要成果
科研项目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基金(理论),当代小说创作现状研究——以文学期刊为中心,2007年5月-2008年5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09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项目批准号09BZW06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12\u0026ZD169),子课题“网络文学及其他新媒体文学的调查研究”主持人,总经费80万。2012年7月到2015年12月。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与“主流文学”的重建研究,2014年6月15日至2017年6月30日,项目批准号14BZW10。
2014年北京大学教材立项(网络文学类型经典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2014年7月,专著《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立项资助(2014年上半年)。
2018.8-2020.8,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理论评论支持计划《中国网络文学史料集》(2卷)。
2018.6-202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W025)《全球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发生、发展及国际传播研究》。
2019.8-2013.12,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9JZD038)《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阅读、传播与资料库建设研究》。
参考资料: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
《2006中国小说》 本书精选自2006年《收获》、《当代》、《十月》、《花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钟山》、《大家》等十余种重要文学期刊.囊括了2006年最为精粹的16部中短篇小说,同时还附有值得推荐的短、中、长篇小说存目,每篇小说后均附有精彩点评,是了解当下中国小说状况的首选读物。本书由“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编选。编者力图以“学院的立场,可信的尺度,严格的筛选,切近的点评”树立“北大选本”的品格,在为读者推荐佳作的同时,也试图给当代文学史留下一套可靠的选本。
《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 本书为博士论文。本书借助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有关“文学场”的理论,对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过程进行具体勘察,在廓清中国当代“文学场”纷繁现状的同时,也对在“市场原则”的挤压下,“文学自主原则”受到削弱的倾向进行了深入剖析。
其他作品
《独具特色却难称一流——论曹乃谦小说创作》
《“以自己的生命之灯照亮形式的大门”——《万里无云》的形式实践》
《以真实的血肉铭刻历史灾难——评杨显惠《定西孤儿院纪事》》
《赤子佛心钱理群·2006:从期刊看小说》
《“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
《“底层”如何文学?》
《“综合化”与“专志化”》
《“美女文学”的生产过程及社会语境分析》
《“新保守主义”的集体无意识》
《畅销文学大家与读者文学史——从毛姆说起春树:由“朋克”而“小资”》
《本土品牌畅销书的打造及畅销书生产机制的初步建立》
《由“玉女忧伤”到“生冷怪酷”》
《大师的“大家”,还是大众的“大家”?》
《茅盾文学奖:风吹向何方?》
《文学观和批评观》
《女友如手足——读赵婕“纯棉系列”》
参考资料
邵燕君 .中国作家网.2024-08-14
邵燕君.中国作家网.2024-08-14
邵燕君:网络文学完全有可能成为主流文学.新京报网.2024-08-14
邵燕君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