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代纺车

汉代纺车

汉代纺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纺纱机器,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汉

发展史

关于纺车的历史记录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方言》一书中,提到了“繀车”和“道轨”。早期的纺车形象主要通过临沂市银雀山西汉时期的帛画和汉画像石得以保存。目前已知的纺织图案至少有八种,其中有四种包含了纺车的形象。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描绘了几个人物正在进行织布、纺纱和调丝的操作,这些画面展示了汉代纺织生产的场景。由此可知,纺车在当时已成为常见的纺纱工具。汉代纺车的结构简单,但其纺纱能力已较纺专提高了约二十倍。纺车上使用的绳轮传动技术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在工具机上采用了这一技术。此外,这种纺车能够制作出均匀且粗细可控的丝或弦线。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瑟弦线是由十六根丝合并捻制而成,每根都非常均匀,显示出可能使用了这种纺车进行加工。纺车不仅用于纺纱,还能制造纬纱用的纡子,从而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结构特点

汉代纺车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其纺纱能力相对于纺专已有显著提升。纺车上采用的绳轮传动技术显示了中国古代在工具机上的技术创新。这种纺车能够生产出均匀且粗细可控的丝或弦线,如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瑟弦线,可能是由这种纺车加工而成。此外,纺车还具有制造纬纱用的纡子的功能,这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

参考资料

专题 ||"画说科技史"(之四)——朝宗两宋(下).搜狐网.2024-10-28

汉画像纺织图的图像意义阐释.汉画像纺织图的图像意义阐释.2024-10-28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传下去——纺车.腾讯网.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