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谢望原

谢望原

谢望原,男,1957年10月出生,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央治理商业贿赂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监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刑事审判专业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介

男,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主任,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政策与比较刑法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主要讲授课程: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刑法案例分析等。主要著作:《刑罚价值论》、《欧陆刑罚制度与刑罚价值原理》等。

教学特色

能以生动且富有逻辑的语言阐明枯燥而深奥的刑法理论,善于结合经典案例解析刑法问题,并形成教与学的互动。

教学感言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用自己良好专业素养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应当用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教育背景

1987年9月——1990年6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1990年7月——1994年8月,山东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4年9月——1997年月,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1997年9月——199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刑法学研究;

2000年——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

2003年和2006年分别赴丹麦日本研修访学。

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刑事政策学

社会兼职

中央治理商业贿赂专家咨询组成员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监狱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刑事审判专业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研究成果

代表性著作

(一)专著

《刑罚价值论》,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欧陆刑罚制度与刑罚价值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课题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二)译著

1.《丹麦刑法典与丹麦刑事执行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刑法哲学》(主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3.《英国刑事制定法精要》(主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代表性学术论文

1.论英国刑法中的共犯退出,载《法律科学》2013年第5期;

2.“醉驾型”危险驾驶罪若干问题探析,载《法商研究》2013年第4期;

3.《论刑事政策对刑法理论影响》,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4.The Feature and New Development of China’s Criminal Law Legislation:1997——2007, Review of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Japan),No.32, November, 2007;

5.死刑有限本体论,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6.丹麦刑事法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7.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探析,载《法学》2003年第2期;

8.西欧探寻短期监禁刑替代措施的历程,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2期;

9.加入WTO后我国刑事政策的调整与革新,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该文收入《中国法学》2000年卷英文版);

10.台港澳与大陆刑法中故意犯罪形态比较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11.作为刑罚价值的自由,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2.刑罚价值关系论,载《法学家》1998年第3期;

13.论英美法学家关于刑罚本质的认识,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风险社会交通犯罪的刑法规制。(在研)

立项时间:2011年

2.澳门基金会课题:澳门与内地的司法协作关系。(在研)

立项时间:2011年

3.法学院重点标志性课题:英美刑法总论及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理论的积极影响。(在研)

立项时间:2011年

4.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课题:商业贿赂犯罪刑事政策研究。(已结项)

立项时间:2007年

5.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课题:商业贿赂:原因与对策。(已结项)

立项时间:2007年

6.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刑罚制度改革研究。(已完成)

立项时间:2005年

7.司法部课题:伪造、变造犯罪研究。(已结项)

立项时间:2005年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刑事政策研究(已结项)

立项时间:2002年

荣誉奖励

1.《刑法分论》(主编)获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称号(2011);

2.《刑法分论》(主编)获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二届优秀教材二等奖(2011);”

3.《中国刑事政策研究》(课题主持人)获北京市第10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4.《加入WTO后我国刑事政策的调整与革新》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优秀奖(2003)、获中国法学会“西湖杯”优秀法学成果二等奖(2006);

5.《略论赦免的刑事政策意义》获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佛山市杯有奖征文”二等奖(2004);

6.《略论中国内地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与重庆市期刊协会第四节好作品二等奖(2004);

7.《刑罚价值论》获司法部法学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

8.《刑法》(合著)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

9.《刑法学》(合著)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

10.《台港澳刑法与大陆刑法比较研究》(课题主持人),获中国人民大学第7届优秀科研成果奖(1999)、获山东省优秀法学成果二等奖(2000);

11.《刑法哲学》(主译)获山东省优秀法学成果一等奖(1995);

参考资料

1.2.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