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蓝松

蓝松

蓝松(Senecioserpe)菊科千里光属,原生地位于南非南部沿海地区。在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变成绚丽的紫色。比起其它的多肉品种,更加耐热。要用透气性好的植料种植,普通泥土易导致根部腐烂。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茎部直立,多分枝。叶片灰绿色,表面分布白色粉末,肉质肥厚,呈披针形

生长环境

喜光照、耐干旱,最低可耐-7~-4℃的低温。喜透气、排水优越、pH6.6~7.5的泥土。它是夏型种,夏天也会发育,因此除冬天低温恰当控水防冻伤外,其他时节均可一般倒水,遵照见干见湿的准绳。

分布范围

原产于南非海角,现世界多地可栽培。

栽培方法

日照时间

都知道多肉要在阳光下生长,但是这并不代表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多肉蓝松可以全天日照,但要适当遮荫,夏天要避免暴晒,冬天没有阳光的时候可放入室内养殖。

环境温度

大瑞蝶蓝松适合的生长温度在15-35度之间,炎热夏天当气温超过35度的时候,蓝松会生长得很缓慢,同样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气温低于15度,也会生长缓慢,所以在夏季要适当遮荫,冬天要入到室内,温度太低会冻伤蓝松。

土壤要求

多肉蓝松适合用河沙和草碳土的混和物,以7:3的比例混和较为合适,选择较深一点的花盘,另外如果土壤只是选择一般的普通土壤,容易导致蓝松烂根,所以在养殖蓝松前要先备好合适的土壤。

肥料要求

按上面的要求选择的土壤透气性很好,但养分却不是很充足,所以我们要定期给多肉蓝松施肥,在生长期保证每个月施一次肥就能满足蓝松的生长需求,不用过多施肥,肥料太足也不是什么好事。

浇水方法

多肉蓝松在浇水方面很有讲究,不同的季节浇水方法各不一样,在春季和秋季要等土全部干透才浇水,并且一定要浇透,在夏季可以按正常方法浇水,由于蓝松不经冻,所以在冬季气温低于5度以下时,基本上就不用浇水了,以免蓝松被冻坏。

繁殖方式

蓝松跟其它的多肉一样,是以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以采用叶插的方式,在把蓝松植株剪下来后,先放上几天,然后把它扦插在微湿的土壤里,初期要做好遮阳工作,一周内就能看到新芽长出。

主要用途

观赏

蓝松叶形叶色较美,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蓝松长着的天蓝色叶片,在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变成绚丽的紫色。身上披着一层“粉”,增添不少迷人的姿色。浇水时,不要浇到叶子上,以免冲掉“粉”,留下难看的瘢痕。蓝松是中看不中摸的家伙,摸了就失去光彩了。

净化

盆栽蓝松可放置于电视、电脑旁,可吸收辐射,亦可栽植于室内以吸收甲醛等物质,净化空气。

繁殖

直接从老株上剪下一株,晾一个星期后,用微湿的土种上去,适当遮光,半个月左右即可成活。

主要价值

叶形叶色较美,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盆栽可放置于电视、电脑旁,可吸收辐射,亦可栽植于室内以吸收甲醛等物质,净化空气。

蓝松株形美观,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将其摆放在书架、茶几等处都是不错的选择。

科属

千里光属

千里光属多肉植物中很多品种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姿态。比如圆形叶片连结在一起呈下垂状的珍珠吊兰,叶片像态射样的箭叶菊等,都是非常富有独特性的造型。

千里光属基本都是春、秋季生长的品种,比较耐寒、耐暑,是容易栽培的多肉植物。不能忍受根部极度干燥的状态,所以不论夏季还是冬季休眠期,都不能让它的根部太干燥,就连移栽的时候根部也不能干燥,这一点尤其要注意。通常只要保持充足的日照,就不会发生徒长的现象。

繁殖期为春季。像绿之铃那种长出藤蔓的类型,不需要切除藤蔓,只要将其放到装满栽培土的花盆里,就会开始发根。而那些茎部伸长的类型,可以通过枝插来繁殖,具体方式是剪断茎部后马上插枝(不需要干燥),然后浇水即可。

养护

土壤:种植蓝松所需的土壤应选择泥炭土和珍珠岩以3:1的比例配制。

施肥:生长期可每个月施加一次稀释液肥。初夏正常施肥,盛夏高温期和冬季为休眠期,可不施肥。

浇水:春秋季节,等土完全干后再浇透水。夏天是生长旺季,可以正常浇水。冬季停止浇水。

越冬:蓝松虽然耐热但不耐寒,在冬季要停止浇水,并防止积水,以免植株冻伤。最好能放在温室中养护。

光照:蓝松的叶片一般为蓝绿色,可在白天时增强光照,夜间适量增加一些灯光可得到紫色的叶片,并且颜色鲜艳。

参考资料

蓝松的主要用途-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