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加工
文献加工是指对大量的分散、无序的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进行编排存储,使其系统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使文献易于检索和利用。
工作流程
著录
文献加工的第一步是对文献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这个过程被称为著录。通过著录,可以将文献的各种特征反映在检索工具的各种载体上,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在中国,文献著录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则,如《文献著录总则》和《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著录项目通常包括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出版发行项等多个方面。传统的著录方式包括卡片式和书本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并制作检索盒式录音磁带。
标引
标引是对文献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标识符号来揭示文献的工作。常见的标引方法包括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分类标引是根据文献的知识内容,结合用户的需要和文献的形式体裁,选用适当的分类法来确定分类号码。而主题标引则是根据文献的主题内容,选择合适的关键字来揭示文献。这两种标引方法常被同时使用,以满足用户多角度的检索需求。
编目
编目是将文献的著录和标引结果整合成一系列描述和揭示文献特征的条目,并将其有序排列成目录的工作。目录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特点分为多种类型,如读者目录、公务目录、图书目录等多种形式。目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编排方法和载体形式进行区分。
题录、简介、文摘的编制
这是对每篇文献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工作。题录只包含文献的基本信息,简介会提供一些基本介绍,而文摘则会对文献内容进行实质性的描述。这些加工结果会被编排成相应的检索刊物。
综述报告和述评报告
文献加工的更深层次工作是通过对一系列原始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论,形成综述报告和述评报告等成果。
计算机辅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文献加工的一些环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如自动标引和自动文摘。
参考资料
著录.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25
标引.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25
编目.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