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园村
拔园村位于广东省徐闻县下桥镇北部,东临东方红农场四队,南接旋安村及五一农场十五队,西、北与雷州市相邻。村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包括拔园、边沟、双洋、丹顶鹤、那温、乐沟、下埚北、下埚南、牛角埚等9个村庄。村办事处设在拔园村。主要农作物包括甘蔗、稻谷、剑麻等。村内设有拔园小学。
地理位置
拔园村位于徐闻县下桥镇北部十二公里处,甘十四坑岭四南侧,东南与双阳村、白鹤村相邻,西接边沟村,北侧的石头岭是村北的天然屏障。
历史沿革
明朝天启四年(1625年)彭姓始祖迁入,1675年廖姓始祖德彬公带领家人从遂溪乐民城迁来,建立村庄并命名为石榴园村,后经历多次更名,最终在改革开放后定名为拔园村。村内有甘四坑岭,形成于二百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因山泉灌溉周围田地而得名。拔园村自建村以来一直隶属于徐闻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
人口
村内主要姓氏为廖姓,占总人口的50%以上。2015年,村户籍人口为678人,其中男性371人,女性307人,80岁以上老人10人。村内居民主要以农业为生,部分人在城镇打工,留守儿童16人,实际在村人口452人。村内居民全部为汉族,属于潮汕地区民系,使用闽南语系的雷州话。
经济与社会
拔园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2760亩,其中水田620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番薯、花生。改革开放后,村内开始种植北运蔬菜、菠萝、香蕉等。部分村民从事商业、工业和运输业。村内传统节庆包括春节、四月八、端午节和中秋节。1984年村内通电,2004年开通至镇的水泥路,2011年开通无线网络,2012年实现安全饮水。拔园小学历史悠久,历经四次搬迁,现有教师8人,教学班7个,学生150多人,配备篮球场、学前班娱乐设施和电教设备。村内廖公祠建于1826年,后于1992年重建。村内土地公庙和双阳庙是村民重要的祭祀场所。
历史与文化
拔园村历史悠久,村内有廖氏族谱,族规强调孝道和诚信。村内曾成立护村联防队,抗击贼匪。村内土地公庙和双阳庙是村民重要的祭祀场所,每年有固定的祭拜和游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