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八月
吴八月(1728-1796),又名:吴世宁,法名:吴法领;是清代湖南干州厅(今吉首市)平陇人(原籍湖南凤凰杉木寨),苗族把对雄,也是苗族反清起义的领袖。
乾隆六十年(1795年)1月,吴八月与石柳邓、石三保、吴天半等人相继起义反清,并提出“逐客民,复故地”等口号,并合兵于永绥雅酉首战告捷,攻克乾州厅城,围攻凤凰厅城,直捣麻阳、辰溪、泸溪等县;同年8月,吴八月被各路苗军首领推举为吴王(苗王),且在湘、黔、川边区建立了以吴八月为首领的苗族人民政权。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11月,吴八月于卧盘寨被叛徒吴陇登出卖被捕,他在清军兵营中受尽酷刑。爱新觉罗·颙琰元年(公元1796年)3月15日,吴八月受刑后被割(切肉块)示众,壮烈牺牲。
人物经历
入赘学艺
清雍正六年(1728年),吴八月出生,祖父因生计迁居乾州厅坪垄寨(今社塘坡乡坪云村)。吴八月幼时上过学,能读会写。青年时好武术,被附近半冲寨苗巫师石老喜的独生女石娘柳相中入赘,跟随岳父习文练武,学巫术,取法名吴法领。岳父去世后,吴八月继承家产,得四百多担谷的田土。后担任苗寨百户长。
起义反清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贵州松桃厅大寨寅石柳邓、大塘汛石乜妹(女)、湖南永绥厅(今花垣县)黄瓜寨石三保等人,在凤凰厅鸭堡寨吴陇登家,利用其副百户长的地位作掩护,秘密聚会,在土地庙歃血盟誓反清。石三保不识字,便派人到坪垄寨联络表兄吴八月,要求共同造反。
乾隆六十年(1795年)正月初四,吴八月到黄瓜寨与石三保共商兵事,当即写几封传帖分送各寨。吴陇登、吴天半、石柳邓等人赶到黄瓜寨,决定二月七日在乾、凰、永(绥)、松四厅同时起义,提出“逐客民,复故地”,“打到黄河去,不到黄河心不甘”的口号。后因起义计划被松桃协都司书办杨芳窥悉,都司孙清元领兵三百偷袭大寨寅,石柳邓于正月十六日提前起事,石三保于十八日在黄瓜寨举旗响应。吴八月旋串联坪垄附近的关保溪、龙爪溪、两岔溪、楼木营、天星寨等十六寨苗民于二十一日起义。
势如破竹
乾隆六十年(1795年)二十二日,吴八月率义军围攻乾州厅城。次日中午,义军“编木作梯三人一联,赴城直上”,攻破厅城。破城后,吴八月指挥义军焚烧衙署官舍。杀死厅署官员和贡、监生员30余人,并处决厅西重武寨(今矮寨镇属)民愤大的苗族地主吴廷梅、吴学仁,提出“穷苦兄弟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要”,以昭示百姓。接着挥师东进,围攻泸溪县县城,不克。二月一日夜,一举攻克沅江西岸重镇浦市,又分兵攻打桐山(今辰溪县属地)、麻阳苗族自治县和镇竿(今凤凰县南)。苗民起义遍及湘、黔、川边区10余厅、县。清廷大震,于二月十四日前后,急调云贵高原、湖广、四川总督领兵18万人,由云贵总督福康安统率,分几路向四厅义军进剿,遭到义军顽强抵抗。
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月中旬,湖广总督福宁带6000多名清兵,从泸溪进发乾县,行至泸溪县狗爬岩,遭吴八月义军伏击,全部被歼,福宁匿于辎重而逃因清兵人多势众,围剿愈烈,石柳邓的大寨寅首先失陷,石三保的黄瓜寨被清兵用火攻破;吴天半也多次失利,各路义军便收缩在以坪垄为中心的乾、凤、永三厅交界处。
封地称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月,各义军首领公举吴八月为“吴王”。吴八月则封石柳邓为开国将军、石三保为护国将军、吴天半为翻天将军、石乜妹为超男将军,自称“吴三桂后(世)”以号召远近。
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月,清军攻破天星寨,进而又大举进剿鸭堡寨。吴八月未料吴陇登已暗中投降清军,在吴陇登的假约之下,于十一月三日欣然应约去卧盘寨商议战事,吴陇登的长子吴老观、女婿麻老贵及亲家龙老义等人乘机引清兵将其绑献清营。
壮烈牺牲
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11月,吴八月于卧盘寨被叛徒吴陇登出卖被捕,他在清军兵营中受尽酷刑。爱新觉罗·颙琰元年(公元1796年)3月15日,吴八月受刑后被割(切肉块)示众,壮烈牺牲。
家庭成员
以上参考资料:
相关作品
影视
书籍
参考资料
吴八月.湘西法院网.2024-10-20
且说乾州吴八月丨乾嘉湘黔川苗民反清起义杰出首领.华声在线.2024-10-20
血鼓.豆瓣电影.2024-10-20
前清盛世.豆瓣读书.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