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有责性

有责性

有责性是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犯罪成立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指的是对于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社会能够对其施加道德上的谴责。这一原则被称为“无责任即无刑罚”。在法律实践中,只有当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责任时,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要素

责任能力

有责性的第一个要素是责任能力,这是指一个人具备接受谴责的能力。通常来说,只要一个人拥有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力,就被视为具有责任能力。

故意责任

故意责任是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它涉及到行为人在认识到相关事实后,是否有意愿去实施违法行为。如果行为人明知其行为违法且有可能造成危害,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故意责任的。

过失责任

过失责任则是指行为人未能履行其应尽的注意义务,从而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行为人没有直接意图去犯错,但由于其疏忽大意,也会被视为有过失责任。

期待可能性

最后一个要素是期待可能性,这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人们能否期望行为人采取合法的行为。如果在当时的环境下,行为人本可以采取其他合法的选择,但却选择了犯罪行为,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具有期待可能性的责任。

犯罪成立条件

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体系中,有责性是犯罪成立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具有违法性,并且在主观上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时,才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因此,有责性不仅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受到刑事处罚的基础,也是整个刑法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参考资料

有责性(上).知乎专栏.2024-10-31

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2024-10-31

刑法规定的犯罪及犯罪构成.百家号.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