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敏
施公敏(1897-1959),湖头蟾河堡村人,父亲施瘦秋擅长金石书画。自幼喜欢绘画,十岁进入小学后,拜名画家汪香禅为师,学习画诗。在汪香禅家习画三年,掌握了国画的基本功。
人物经历
公敏自幼性喜涂抹,十岁进小学,后拜龙泉驿区汪香禅习画学诗。在汪香禅家习画三年,掌握了国画的基本功。
1918年,公敏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省温州中学和处州师范各执教三年,其后有十年时间,离开教师职位,在温州卖画自给,同时还办了一个国画专修社,从学者百余人,其中女弟子达八十七人。1935年,施公敏在宁波市举办个人画展,后又应福建省名画家郭梁之约在福州市举办画展。这次展出,购者甚众,甚得盛誉。1936年,先生又相继在镇江市、南通市、无锡、丹阳市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施先生返回故乡,在雁荡山旅游学校担任劳美教师。1940年至解放前夕,先生先后在浙江省平阳中学、浙江省温州中学、平阳师范、乐清市第二中学任教。解放初一度居家。
1950年,施先生被选为第一届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5年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墓葬湖头鲤番村后山。主要作品1954年任职于县文化馆和柳市文化站。这一时期作画甚多,作品曾三次参加省展览会,还参加过全国第一次国画展览会。其创作的《采菱图》,在省展览会上展出,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