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藻属
黑藻属(学名:Hydrilla Rich),隶属于水鳖科。黑藻属本属仅1种,1变种,广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在我国均产,普遍分布于华北地区、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区。
黑藻属是沉水草本植物。黑藻属具须根。黑藻属茎纤细,圆柱形,多分枝。黑藻属叶3-8片轮生,近基部偶有对生;叶片线形、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无柄。黑藻属花单性,腋生,雌雄异株或同株;雄佛焰苞膜质,近球形,顶端平截,具数个短凸刺,无苞梗;苞内雄花1朵,具短梗;萼片3,白色或绿色,卵形或倒卵形;花瓣3,与萼片互生,白色或淡紫色,匙形,通常较萼片狭而长;雄蕊3,与花瓣互生,无退化雄蕊;雌佛焰苞管状,先端2裂;苞内雌花1朵,无梗;萼片、花瓣均与雄花花被相似,但较狭,开放时花伸出水面;花柱3,稀为2,圆柱形,表面有流苏状乳突;子房下位,1室,圆柱形或狭圆锥形;侧膜胎座,胚珠少数,倒生。黑藻属果实圆柱形或线形,平滑或具凸起。种子2-6粒,矩圆形。
本科概述
本科植物皆为浮水或沉水草本植物,生长在淡水或咸水中;有一年生也有多年生的,叶为单叶,线形或阔;花单性,同株或异株,稀两性,排列于一佛焰苞或2苞片内,雄花常多数,雌花单生;花被1-2列,每列3片;雄蕊3至多数;果实球形至线形,干燥或有肉瓤,不规则地破裂。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水鳖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将其并入泽泻目,并合并一些原来分类属于其他科的属,如茨藻属。
黑藻
黑藻(原变种)、黑藻属、罗氏轮叶黑藻。
栽培技术
枝尖插植繁殖
轮叶黑藻属于“假根尖”植物,只有须状不定根,在每年的4~8月,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枝尖插植3天后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营养体移栽繁殖
一般在谷雨前后,将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将长至15厘米轮叶黑藻切成长8厘米左右的段节,每亩按30~50千克均匀泼洒,使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将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约20天后全池都覆盖着新生的轮叶黑藻,可将水加至30厘米,以后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移植初期应保持水质清新,不能干水,不宜使用化肥。如有青苔滋生,可使用"杀青苔"药物杀灭。
芽苞的种植
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轮叶黑藻芽苞的播种期,应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池水加注新水10厘米,每亩用种500~1000克,播种时应按行、株距50厘米将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当水温
升至15℃时,5~10天开始发芽,出苗率可达95%。
注意事项:①芽苞的选择:芽苞长1~1.2厘米,直径0.4~0.5厘米,每500克3500~4000粒,芽苞粒硬饱满,呈葱绿色。②播种前应用聚乙烯网片或白膜围栏,将芽苞与万蟹楼大闸蟹隔开,待芽苞萌发长成,水草满塘时,撤掉围栏设施,让河蟹进入草丛。③每亩放蟹量应在1000只以下。
整株的种植
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轮叶黑藻已长成,长达40~60厘米,每亩蟹池一次放草100~200千克,一部分被蟹直接摄食,一部分生须根着泥存活。水质管理上,白天水深,晚间水浅,减少河蟹食草量,促进须根生成。
参考资料
黑藻属.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4-02-27
黑藻属 (hēi zǎo shǔ).植物智.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