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皮渍螈
粗皮渍螈(Taricha granulosa)是一种颜色鲜艳的中小型两栖动物,属于蝾螈科渍螈属。
形态特征
粗皮渍螈属中型蝾螈,成螈体长6.4 - 8.9厘米,总长度8.9 - 20厘米(从鼻子至尾尖量度),寿命12年。没有肋骨间沟,身体健壮,皮肤有干燥的颗粒,背面有暗斑点;具有鲜明的警戒色,黑色、褐色、红棕色或浅棕色。下眼睑黑色,虹膜为黄色。具有扁平的尾巴,以帮助游泳。皮肤可分泌神经毒素(TTX),卵、胚胎和成体均有剧毒,即使同种聚集在一起,相互亦有毒害。幼虫是池型,在水中生活,身体两侧具有一排褐色的光斑点。
这种矮胖的蝾螈具有圆头,背部颜色从浅褐色到橄榄色或褐黑色不等,腹部,包括头部、腿部和尾部,呈橙色至黄色对比鲜明。在繁殖季节,雄性皮肤光滑,有色彩亮点,生殖腔肿胀,尾巴扩大或缩减,以帮助它们游泳。雌性皮肤也变得光滑,但没有雄性变化大。在繁殖季节,雄性可以通过肿胀的肛门叶和角化的脚垫与雌性区分开来。它们与加利福尼亚州蝾螈(Taricha torosa)相似,但区别在于眼睛较小,黄色虹膜,V形齿状图案和均匀深色眼睑。
栖息与习性
栖息于森林、河川、溪流、池塘、湖泊、池沼、草原等地。从海平面到海拔约2800米都有分布。一般在陆地生活,白天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在土地上爬行经过,秋季降雨时常出现,四处游荡觅食。也可永久在池塘和溪流水中生活。
肉食性,大多是在夜间捕食,凭视觉和嗅觉发现猎物,然后迅速捕捉,吸进嘴里。以昆虫、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贝类、蚯蚓、其他小型两栖纲的卵和幼体等为食。
当受到威胁,这种蝾螈以防守为主,会摆出假死的姿势,闭上眼睛,将其四肢象两侧摊开,卷曲尾巴,身体翻转,暴露其腹面颜色——鲜艳的橙色,对潜在的掠食者警告有毒。
分布范围
粗皮渍螈栖息于整个美国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海岸。罕见于喀斯喀特山脉以东,蒙大拿州。爱达荷州,南部扩展到圣克鲁斯,加利福尼亚州,北至阿拉斯加州。它们的分布范围南至加利福尼亚州圣克鲁斯,北至阿拉斯加。它们在卡斯卡德山以东地区并不常见,尽管偶尔会发现(并被视为外来物种,可能是人为引入)一直到蒙大拿。爱达荷州莫斯科北部的几个池塘中生活着一群孤立的种群,很可能是被引入的。
繁殖方式
粗皮渍螈在繁殖季节会迁移到繁殖地,在不同种群间进行。夏季气候干燥会栖息在潮湿的木质残体下,秋季降雨后出现在岩石洞穴。也有成螈整个夏天留在池塘和湖泊,在秋天迁移回到陆地上。雨季开始,常常数千成螈会在水中大聚合。
成螈繁殖成熟期是4至5年。大多数成螈每隔一年繁殖。也有一些地区的成螈全年可在水中繁殖,繁殖期的雄成螈变成了水相,皮肤光滑,有色彩亮点,生殖腔肿胀,尾巴扩大或缩减,以帮助它们游泳。雌性皮肤也变的光滑,但没有雄性变化大。在繁殖季节,成雄螈在交配时脚趾垫会很发达,以改善雌性的抱合能力(指雌螈产卵于水时,雄螈抱合排精的求偶行动),而雌性没有这种育种期的脚趾。雌螈在沉水植物的叶子上产卵,通常离水面有几英寸距离。螈卵中含有相同的化学毒素,孵化需要20 - 26天,取决于水的温度。
幼螈在水中生活4 - 5个月。此外,越冬和夏天会发生变态。变态后,亚成螈会走上陆地,在潮湿的夜晚出来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