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政制度
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改革议题之一。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成为关键。这一制度旨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通过专业化预算编制和审议,以及公开透明的三公消费,确保公共财政的有效使用。
建立原则
科学性
现代财政制度应既体现中国的国情特点,又遵循国际惯例。它不仅明确了权力和责任的关系,还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事权与财权相适应
现代财政制度强调事权与财权的对应关系。在中国,许多事务由地方政府负责,如民生改革、教育改革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等,但相应的财权却不足。因此,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在于理清事权和财权的关系,确保有事必有钱支持。
主要内容
法制建设
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是法制建设,包括税收、财政支出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预算法和税法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财政体系的基本框架。
规范性
财政收支应当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力,以防止过度的随意性。
预算完整性
预算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涵盖政府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并接受全程监督。
改革方向
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路线图包括维持分税制主体不变,中央政府将收回部分事权,以解决财权与事权的匹配问题。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目标是在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基础上,合理分配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重点强化中央政府职能,适度减少对地方政府的干预。此外,还将调整政府间的收入划分,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目标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是实现地方事权与财权的一致性。这需要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其效率,并培育地方稳定的税源。同时,也需要降低总体税负水平,鼓励创业创新,增强社会活力。税制改革应通过有升有降的方式,最终实现总体税负的优化。
参考资料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前瞻.今日头条.2024-11-18
三中全会首次提稳定税负 财政改革涉税改等多命题|财经|经济|公司.新浪财经.2024-11-18
财税改革路线:建立事权财权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房天下.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