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宁冼古

宁冼古

宁冼古(1906年3月—1930年10月)字天德,邓县城郊宁营人(今邓州市湍河办事处十里铺社区宁营)。

1925年,宁冼古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后经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以特殊党员身份回邓州实行“地方自治”,是“宛西自治”四杰之一。革命期间,宁冼古因触动国民党利益惨遭埋伏,重伤牺牲,2007年12月,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宁洗古1906年3月出生于邓州西郊宁营村,其父宁金鑫,是乡绅,拥有百余亩土地,其母为宋氏。童年时,宁洗古在村里私塾就读,14岁时转入县城义父李林彦家学习,翌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23年考入开封市圣安德烈教会中学,1924年转入省立(开封)第一中学高中部学习。

革命经历

1925年,宁冼古加入中国共产党且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4期正式军官生,编在政治大队,成为后来的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刘峙的学生。同年,宁洗古经共产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国民党,他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青年军联合会”,并在冯玉祥部第二军事教导团任教育长。1925年5月,五卅运动发生,开封市各校学生为声援上海多次举行罢课游行,宁洗古召集进步学生和党员,驱逐反动校长王芸青,河南省教育厅警察厅厅长亲率军警到学校,宣布开除宁洗古学籍。

1926年,宁洗古参加东路北伐军,中途临时受命回河南省。8月,他到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一带发动群众,宣传革命,为迎接北伐军做准备。同年冬天,宁洗古秘密潜回邓州市老家,倡议组建国民党邓县党部筹委会,他成立宣传队,发动“抵制日货”运动,并把收缴的日货集中于十字街焚烧。

1927年春,宁洗古赴汉口参加二次北伐,在第4军任指导员。此后不久,第4军将其内部的共产党员集中起来组建为26团,宁洗古任第一连连长。4月19日,北伐军兵分三路向河南进发,宁洗古所在的第4军为中路,沿平汉线向北挺进。7月下旬,宁洗古奉命开赴长沙市,升任团长,月底,为参加南昌起义,他又挥师东进,在路上被南京派出的国民党军简史打散,再次返回邓州坚持革命活动。1927年,西北军杨虎城部驻守南阳市,筹办军队干部教练所,聘请宁洗古为教育长。

1928年,中国共产党员郭绍仪在邓州市创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汲滩支部,9月,中共南阳特委书记郝久亭来到邓州,要求宁洗古以特别党员身份留在地方,宣传革命思想,发展武装力量。在此期间,宁洗古在镇平县结识彭禹廷,被任命为镇平县民团参谋长。

1929年春,宁洗古回邓县办理宛西自治,被省主席刘峙委以邓、新、南、镇四县民团总指挥,协助彭禹廷推行地方自治(即著名的“宛西自治”),平剿土匪,战果显著。

1930年9月,在彭禹廷倡议下,邓州宁洗古、内乡县别廷芳、淅川陈重华等聚首内乡县城,达成共识,决定成立宛西四县地方自治委员会和宛西四县联防办事处,逐渐形成了以彭禹廷、别廷芳、宁洗古、陈重华为核心的地方领袖。

宁洗古一直与中国共产党组织保持单线联系,发展党员,增强城内党组织实力,党员发展到50余人。其革命行动,触动了中国国民党驻军和反动当权者的利益,1930年10月(即民国十九年九月),宁洗古应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电话邀约赴开封市商讨公务,镇平县长阚保珍(反对自治)勾结南阳市守备区司令姚丹峰,密电沿途各县设伏狙击,其中泌阳县长薛宾候,新任邓县县长王子义参与密谋,在宁洗古行至泌阳县城东十余里处狙击宁洗古,使其中弹坠马,终因伤重不治,罹难时宁洗古年仅24岁。

宁洗古牺牲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共产党员身份,直到现代,宁洗古才被人们所熟知,2007年12月,宁洗古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口碑评价

陈景涛在他的《别廷芳传》里对宁冼古这样评价:“宁冼古宏图未展而中道殒命,是邓人之不幸。也是宛西地方自治的一大损失。若此行顺利到省,使刘峙知道宛西实情,宛西自治将会是另一种局面。”

陈重华在其自传中,对宁之死这样评论:“冼古英年早逝,不只是他个人和宛西的损失,若他顺利到省,将宛西自治情况面报刘峙主席,说不定河南省早就成为三民主义的模范省。而宛西地方自治的价值,也不至于推迟数年才被国人所认识。”

参考资料

宁洗古.邓州党史网.2023-11-30

“宛西自治”四杰之宁洗古.邓州网.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