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均仁
施均仁,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低维电子、自旋输运、金属-绝缘体相变和结构相变、电声子耦合以及表面相关现象的研究。199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任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研究员。施均仁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凝聚态理论物理领域。他提出了自旋流的新定义,为理论和实验观测的比较提供了基础,并揭示了贝里相位对固体电子学的一系列重要修正,包括非均匀的相空间测度和非对易位形上的量子力学。
人物简介
学士福建师范大学,1993
博士候选人:南京大学,1993-1998
博士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静水分校,2002
2002年-2004年,博士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2005年-至今,中科院物理所
研究方向
研究兴趣在于凝聚态理论物理。主要研究领域主要包含低维电子,自旋输运,金属-绝缘体相变和结构相变,电声子耦 合,以及表面相关现象。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共发表文章近二十篇,其中Physics Review Letters11篇。
成果包括
1.提出自旋流的新定义。为未来理论和实验观测的比较提供了基础。
2.揭示了贝里相位对固体电子学的一系列重要修正,包括非均匀的相空间测度和非对易位形上的量子力学。
3.提出一种新技术从角分辨光电子发射谱直接决定Eliashberg函数。该技术已被几个重要的实验室所采用。
5.理论解释了1/3覆盖Sn/Ge(111)上观测到的3x3结构相变。理论预言已被最近的实验观测所证实。
6.理论解释了二维电子气的压缩率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