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和锡典

和锡典

和锡典(1906-1989),纳西族著名民歌手、民间艺人,出生于云南丽江市黄山乡长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艺术生涯始于童年时期的家庭影响,后因其横溢而。他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1956年全省戏曲观摩大会上领队演奏的纳西古乐《白沙细乐》荣获一等奖。此外,他还曾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和锡典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困,但他自小便展现出对音乐的热爱。他的母亲和两位伯父都是当地的知名民歌手。其中,大伯父和六祥精通多种乐器并擅长演奏纳西族古典乐曲“白沙细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和锡典很快学会了唱多首传统大调,并能够熟练地演奏“波拍”和“色古笃”。

艺术生涯

和锡典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不仅能够在不同场合即兴演唱,还能创作出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歌曲。1947年,他参与了村民对抗寺庙的抗租斗争,并因此入狱。在狱中,他与其他囚犯一起创作了长歌《狱中调》。随着丽江市的解放,和锡典开始创作更多反映新时代的作品,如《杀猛妖》、《石头开花》等。1956年,他带领团队演奏的《白沙细乐》获得了省级比赛的一等奖。六十年代,他的演奏作品被录制并在广播电台播出,甚至出现在电影中。1960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并受到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艺术活动被迫中断。直到1979年后,他再次活跃起来,创作了多部作品,并在《玉龙山》杂志上发表了《云雀的歌》和《玉龙山的歌》等作品。他的长诗《卡堆绿牙海》赢得了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社会职务

和锡典在其职业生涯中也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包括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丽江市文联副主席以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协常委和政协委员。

主要成就

和锡典的主要成就是其在音乐领域的贡献。他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传统大调,而且能够即兴演唱。他的表演,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日常娱乐。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纳西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现了他对新时代的赞美和希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