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罗家德

罗家德

罗家德是一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统计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1993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此前,他在该校获得了经济学应用数学的硕士学位。罗家德还是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兼任教授。他在社会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包括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组织理论等。

人物简历

博士后研究 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分校统计系 1993年9月至1994年2月

博士 社会学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993年 12 月毕业

硕士 经济学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987年 12 月毕业

硕士 应用数学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993年 6 月毕业

学士 经济学 台湾大学 1982年 6 月毕业

现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兼任教授。

经历

美国史坦佛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

元智大学商学院企管系副教授 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

元智大学信息学院信息社会所副教授 1997年9月至2002年七月

东海大学社会学所兼任副教授 1994年8月至1998年1月

中研院欧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1994年7月至1997年8月

逢甲大学合作经济系兼任副教授 1995年9月至1996年6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社会暨行为科学电算中心助理 1990年8月至1992年 1 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社会系助教 1992年 1 月至 1992年 6 月 以及1988年 8 月至 1990年 6 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经济系助教 1986年 8 月至 1988年 6 月

台湾工商协进会干事 1984年 12 月至 1986年 6 月

研究领域

圈子理论研究

自组织研究

社区营造研究

组织社会资本研究

外包体系治理问题

高科技产业集群

组织设计与交易成本分析

经济社会学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动力学与仿真模型

荣誉暨专业学会

2012年中国社会学会银川市年会论文二等奖

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西安市年会最佳分论坛组织奖

2008年中国社会学会长春市年会论文一等奖

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太原市年会论文一等奖

2001年台湾NSF社会学甲等奖

2000年台湾NSF管理学甲等奖

1999年台湾NSF管理学甲等奖

1998年台湾NSF管理学甲等奖

1998年元智大学研究特优奖

1992年时报文化基金会青年学者奖

2002年指导学生叶勇助获台湾NSF管理学硕士论文奖

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筹备处理事长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会员暨肇始年会委员会委员

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会员

美国社会学会(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会员

国际网络分析学会(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会员

中文选集论文

罗家德与黄光国,2014,「中国本土学术与本土管理研究——对黄光国、罗家德二位教授的访谈」,管理学报11(10)。

罗家德与张田,2014,「企业间社会网结构与复杂适应──布局的意义」,管理学报11(9): 1253-1264。

罗家德、秦朗与方震平,2014,「社区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对村民的政府满意度的影响——基于2012年汶川震后调查数据的分析」,现代财经2014(6):51-64。

罗家德,秦朗与周伶,2014,「中国风投产业的圈子现象」,管理学报,Vol 11(4): 469-477。

罗家德、方震平,2014,「社区社会资本的衡量——一个引入社会网观点的衡量方法」,江苏社会科学,2014(1): 114-124。

高翔,罗家德与张田,2014,「明茨伯格的手艺教学理念及其实践──一种深度案例教学模式」,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7(2):173-180。

罗家德、孙瑜、谢朝霞、和珊珊,2013,「自组织运作过程中能人现象」,中国社会科学,2013(10):86-101

罗家德与方震平,2013,「社会资本与重建参与──灾后恢复过程中的基层政府与村民自组织」,WASEDA RILAS JOURNAL,Waseda University, 1: 99-107。同时刊登在社会政策评论2013年夏季号。

罗家德、周超文与郑孟育,2013,「组织中的圈子分析——组织内部关系结构的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85:4-16。

罗家德,侯贵松,谢朝霞,方震平,2013,「行业协会自组织机制研究──以监督机制为例」,管理学报, Vol. 10(5): 639-648。

侯贵松、罗家德与帅满,2013,「双轨参政——以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为例」,清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 Vol 28: 118-126。

罗家德与李智超,2012,「乡村社区自组织治理的信任机制初探——以一个村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管理世界, Vol. 10:83-93。

罗家德,2012,「组织社会资本的分类与衡量」,收录于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二版),陈晓萍、徐淑英与樊景立主编,pp.477-521。

罗家德,2012,「本土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一个社会网研究的观点」,战略管理, Vol.1: 29-45。

罗家德,2012,「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管理学报9(2):1-8。

罗家德,2011,「中国管理本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4(1):31-40。

罗家德,2010,「自组织—市场与层级之外的第三种治理模式」,比较管理1(4):1-11。

罗家德与王竞,2010,「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战略管理2(1):12-24。同时收录于关系社会学:理论与研究,边燕杰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p.205-223。

罗家德与王竞,2009,「超越集体与个体主义之争—一个社会网络分析中国组织文化的视角」,比较管理1(1):1-11。

罗家德与孙瑜,2009,「挂靠管理研究──一个社会网与新制度论的解释」,战略管理1(1):111-120。

罗家德与郑孟育,2009,「派系对组织内一般信任的负面影响」,管理学家学术版09(05):3-13。

罗家德与孙瑜,2009,「双星球鞋分兵突围策略之成与败-一个「中国人关系圈」理论之诠释」,产业与管理论坛11(1):38-51。

罗家德与王竞,2008,「中国管理之自然系统特质」,管理学家学术版08(05):58-70。

罗家德,2008,「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收录于社会学与中国经验,李培林、李强与马戎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p.341-372。

罗家德,2008,「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收录于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徐淑英与樊景立主编,pp.358-378。

罗家德,2008,「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中国组织的社会网分析」,收录于清华名师讲坛,张成岗主编,pp.513-543。

罗家德与谢朝霞,2008,「中国人关系强度的构面分析」,关系管理研究vol 6: 53-68。

罗家德、王竞、张佳音与谢朝霞,2008,「社会网研究的架构—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社会Vol 28(4):15-38。

罗家德与郑孟育,2007,「社会网络对离职意愿之影响」,中山管理评论15(4):885-919。

罗家德、洪纬典与胡凯,2007,「台商投资区位选择因素探讨—一个交易成本—嵌入理论的分析」,思与言Vol45(2):95-133。

罗家德,郑孟育与谢智棋,2007,「实践性社群内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之影响」,江苏社会科学Vol 232:131-142。

罗家德,戚树诚,Herm Smith,2006,「中国组织中的可信赖感研究—一个社会网视角的分析」,中国研究Vol 4:123-141。

罗家德,2006,「华人的人脉—个人中心信任网络」,关系管理研究Vol 3:1-24。

罗家德与叶勇助,2006,「信任在外包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学习与探索Vol 2:44-51。

罗家德与赵延东,2005,「社会资本的层次及其测量方法」,收录于社会学:理论与经验,李培林,覃方明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p. 100-142。

罗家德,2005,「关系管理议-关系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关系管理研究Vol 1:1-26。期刊首版发刊辞。

罗家德与朱庆忠,2004,「人际网络结构因素对工作满足之影响」,中山管理评论Vol 12(4):795-823。

罗家德,2004,「两岸垂直分工亦或水平分工?--一个全球商品链分析之观点」,公共管理评论Vol 2(2):135-148。

罗家德,2003年,「以网络理论研究产业区位选择」,收录于科技产业聚落之发展:硅谷新竹市上海市,单骥、王弓编,pp. 163-174。

罗家德,施淑惠与林敬尧,2002年,「以濡染模型研究关系网络对计算机态度之影响」,信息社会研究Vol 2:139-164。

罗家德,2001年,「关系网络与企业」,收录在经济与社会,朱燕华、张维安编,台北市:生智出版社,pp.101-114。

罗家德,2001年,「人际关系连带、信任与关系金融-以镶嵌性观点研究金融组织之利基」,清华大学社会学评论(2):19-50。

罗家德,1997年,「为什么硅谷能击败128公路区-以人际关系网络观点探讨网络式组织的优势」,中山管理评论Vol 5(2):287-314。

罗家德,1996年,「高等教育对经济成长的影响」,欧美研究Vol 26(1):35-60。

李智超与罗家德,2011,「透视社会网观点看本土管理理论」,管理学报8(12):1-11。

郑孟育,罗家德与孙瑜,2009,「华人商场上的动态关系管理」,产业与管理论坛11(2): 24-35。

张佳音,罗家德,2007,「组织内派系形成的网络动态分析」,社会Vol 27(4):152-164。

赵延东,罗家德,2005,「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5(2):18-24。

王缉慈,罗家德,2003年,「东莞和苏州市的台商PC产业群的比较分析」,中国地质学学报2003年(2)。

黄河明, 罗家德,蔡泓洋,2002年,「个案研究:企业内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发展月刊四月刊。

英文集刊论文

Luo, Jar-Der and Yeh, Kevin, forthcoming, “Neither 集体主义 Nor Individualism--Trust in ChineseGuanxi Circles.” Journal of Trust Research.

Li, Peter Ping, Leung, Kwok, Chen, Chao C. and Luo, Jar-Der, forthcoming, “Indigenous Research on Management: What, Why, and How.”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Cheng, Mun-Yu and Luo, Jar-Der, 2011, “The Downside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in Group Knowledge Creation—A Study of Chinese High-Tech Organizations”.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5 (30): 12114-12125.

Luo, Jar-Der, 2011, “Guanxi Revisited--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amiliar Ties in a Chinese Workpla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Review.7(2):329-351.

Luo, Jar-Der, and Yeh, Kevin, 2008, “The Transaction Cost-Embeddedness Approach to Study Chinese Subcontracting.” In Ray-May Hsung, Nan Lin and Ronald Breiger edc, Contexts of So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s in Communities, Markets and Organizations, pp. 115-138. New York: Routledge.

Luo, Jar-Der, 2005, “Particularistic Trust and General Trust—A Network Analysis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Review Vol 3:437-458.

Luo, Jar-Der, 2005,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表演 of Improvement Tea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Vol 7(2): 208-23.

Chang, Fu and Luo, Jar-Der, 2002, "System Catastrophe: A Distributive Model for Organizational Collective Phenomeno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Vol 26:1-17.

Luo, Jar-Der, and Yeh, Kevin, 2002, "From Family Business to Business Family—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3:71-94.

Yeh, Kevin and Luo, Jar-Der, 2001, “Are 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s independent from Reality?” Journal of Cyber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Vol 1:33-55。

Luo, Jar-Der, 1998, “The Savings Behavior of Small Investors--A Case Study of Taiw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 46(4): 771-789.

Luo, Jar-Der, 1997, “The Significance of Networks in the Initiation of Small Business in Taiwan.” Sociological ForumVol 12(2):297-319.

学术性专书

Luo, Jar-Der, forthcoming, Social Networking and Chinese Indigenous Management, NY: Springer.

罗家德,孙瑜与楚燕,2014,云村重建纪事--一次社区自组织实验的田野记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帅满,方震平与刘济帆,2014,灾后重建纪事——社群社会资本对重建效果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2010,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清华大学社会学讲义系列之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2010,中国商道—社会网与中国管理本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与叶勇助,2007,中国人的信任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2005,社会网分析讲义,清华社会学讲义系列之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小型家族企业之再诠释:以人际关系网络理论研究小型企业对资本累积之影响,未发行。

Fu, Xiaoming and Luo, Jar-Der (Eds.). Forthcoming.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NY: Taylor \u0026 Francis Group.

管理类书籍与翻译

罗家德与曾明彬,2010,中国人的管理学,长春市吉林出版集团

罗家德,2007,中国人的管理智慧,北京:中信出版社。

罗家德译,2007,镶嵌--Mark Granovetter 论文精华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2002年8月, NQ风暴--企业关系管理的智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台北联经出版社即将出版。

罗家德,2001年3月,网际网络关系行销,台北市:联经出版社出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2000年9月,EC大潮──电子商务趋势,台北:联经出版社出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家德,1996年9月,资讯时代的决策者,台北:和硕文化出版社。

项目课题

主持研究项目

「投资网络对新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1351140

「网上传播网络中的信任与关系研究」,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校内自主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1088015

「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与社区一家基金会联合成立,项目编号:202061069

「友成─清华 乡村社区建设员能力培训班」,项目主持人,(2011/6-2011/9),项目编号:202061035-04

「可持续性乡村重建模式比较研究」,项目主持人,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项目第三期(2011/1-2011/9),项目编号:041913016

「两岸清华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两岸灾后小区重建模式的试验与实验:以鹿谷及汶川为对象」,项目主持人,清华大学研究项目 (2011/1-2011/12),项目编号:523013002

「可持续性乡村重建模式比较研究」,项目主持人,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项目第二期(2010/1-2010/9),项目编号:041913012

「可持续性乡村重建模式比较研究」,项目主持人,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项目第一期(2008/11-2009/3),项目编号:041913009

「社会网络结构如何影响知识管理」,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NSC93-2416-H-155-029 2004/8—2005/7)

「大陆台商本地员工离职意愿之研究--以员工社交网络结构位置研究离职意愿」,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NSC92-2416-H-155-025 2003/8—2004/7)

「为什幺高科技台商群聚于苏州市?--以网络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投资地区选择策略」,项目主持人,(张维安与郑政秉为共同主持人,项目编号:NSC91-2416-H-155-014 2002/8—2003/7)

「信任在外包关系管理中之角色—以两岸高科技公司作比较」,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NSC90-2416-H-155-016 2001/8—2002/7)

「两岸高科技产业网络之比较—以NB产业为例」,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NSC89-2416-H-155-041 2000/8—2001/7)

「两岸高科技产业网络之比较—以PC产业为例」,项目主持人,(元智大学国际与两岸合作项目补助,北大社会所刘世定教授共同主持)

「关系网络与影响力—以组织行为为例」,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NSC89-2416-H-155-011 1999/8—2000/7)

「西方网络式组织理论之反思--以台湾经验提出反驳」,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NSC88-2416-H-155-014 1998/8—1999/7)

「市场亦或网络--应用随机模型于组织网络研究」,项目主持人,(中研院信息所张复共同主持,项目编号:NSC87-2418-H-155-003 1997/12—1998/11)

「NII对人文社会之冲击」,项目主持人,(中研院社会所吴齐殷及元智大学资社所曾淑芬共同主持,台湾地区行政机构经建会补助,1998/2—1998/6)

「台湾高科技产业产业结构研究」,项目主持人,(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信息工业推动小组暨信息工业策进会补助1998/2—1998/8)

参与研究项目

「基于多学科理解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研究:人际关系网络对社会资源分配的正负效应研究」,项目主持人:边燕杰,与唐杰共同主持子项目:知识性社群社会资本及创新能力,社科重点项目(2014/1-2017/12);

「基于行为心理动力学模型的群体行为分析与事件态势感知技术」,国家科技部863研究项目,子项目负责人,项目主持人:唐杰,协议编号:20141860074;

「探索社区营造驱动的城市更新机制」,IBM研究项目,子项目负责人,项目主持人:唐杰,协议编号:JSA201309005;

「基于局部正则化因子模型的CTR预估新算法」,百度网讯委托研究项目,子项目负责人,项目主持人:唐杰,协议编号:20131089337;

「社会媒体的社会影响分析」,IBM研究项目,子项目负责人,项目主持人:唐杰,协议编号:JSA201309005

「混合网络下社会集群行为感知与规律研究」,项目主持人:张文军,参与第三组:集群行为的社会结构挖掘与演化,973项目第一期(2010/1-2011/12);

「关系资本的衡量以及其对发明资本的影响」,子项目主持人,台湾智能资本整合型研究二年期项目,(林月云为总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 NSC 94-2416-H-155-015);

「智慧资本欧洲考察项目」,项目共同主持人,(吴安妮为主持人,项目编号:NSC93-2420-H-155-004-EIC)

「两岸分工模式之探讨--一个经济社会学的观点」,项目共同主持人,(张维安为主持人,郑政秉为共同主持人,项目编号:NSC93-2412-H-007-003 2003/8—2005/7);

「信息代理人分析方法之研究」,子项目主持人,元智大学信息学院e-life研究三年期整合型项目,(项目编号:NSC89-2745-P-155-003 2001/1起每年审核);

「以公司内计算机网络研究组织网络在信息化时的权力转型」,子项目主持人,中研院社会学所信息社会研究三年期整合型项目,(台湾大学企管系戚树诚共同主持,中研院补助,1998/8—2001/12);

后现代社会之消费行为 - 以社会学之消费者理论探讨消费行为符号化」,协同项目主持人,(中央研究院欧美所黄瑞祺主持, 1996/8—1998/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