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发射器
榴弹发射器( grenade launcher)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抛射小型榴弹弹丸的身管射击武器,一种发射小型榴弹的轻武器。主要用于毁伤有生目标和轻型装甲目标,口径一般为20~60毫米,外形、结构和使用方式大多像步枪或机枪。可配用杀伤弹、杀伤破甲弹、榴露弹以及发烟、照明、信号、教练弹等。榴弹一般配触发引信,也有的配反跳或非触发引信。
最早的榴弹发射器出现于16世纪末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发射手榴弹的挪弹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研制并装备了发射50mm榴弹的掷弹筒;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在改装后的27mm信号枪上配以相应的榴弹,抵肩发射小型定装式榴弹。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率先发展装备了新型榴弹发射器。60年代以来,榴弹发射器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陆、海、空三军在越南战场上先后试用了包括单发(整体型和附装型)、自动和机载等十余种不同型号、不同类型的榴弹发射器1966 年,美国成功研制出了 XM174 型自动榴弹发射器。1968 年后,美国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研发出了 MK19、MK19-1、MK19-2 和 MK19-3 四种最大射程达到了 2200m的改进型武器。
榴弹发射器由发射器、机厘、瞄准装置、击发机构、保险机等构成。榴弹发射器有独立式和枪挂式两种;按自动方式,可分为非自动、半自动和自动榴弹发射器三种;按发射方式,分为单发和连发两种;按操持方式,分为单人肩射和多人架射两种。在现代战争中,榴弹发射器的使用可提高步兵分队的独立作战能力,增大步兵杀伤火力密度及控制地带,赋予步兵与多种目标作战的手段。
发展历程
最早的榴弹发射器出现于16世纪末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发射手榴弹的掷弹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研制并装备了发射50mm榴弹的掷弹筒;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在改装后的27mm信号枪上配以相应的榴弹,抵肩发射小型定装式榴弹,用以对付战场上众多的步兵和装甲目标,这可算是现代榴弹发射器的雏型。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提高步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填补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美国首先全面开展了对小型榴弹及其发射装置的研制工作,并率先发展装备了新型榴弹发射器。
60年代以来,榴弹发射器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陆、海、空三军在越南战场上先后试用了包括单发(整体型和附装型)、自动和机载等十余种不同型号、不同类型的榴弹发射器。继美国之后,西欧一些国家也纷纷仿效进行研制。1969年,联邦德国完成了HK69式40mm榴弹手枪的研制工作,它保留了原德军大口径战斗手枪的特点。尔后,经改进又研制出HK 69A1式、MZP式和警用的MZP-1式榴弹发射器,以及附装在步枪下方的HK79式榴弹发射器。同期发展的还有瑞士的小、奥地利的M203式、比利时的FN40式榴弹发射器等。近年来,英国也先后研制出了希尔顿HG#K40mm 榴弹发射器。
1966 年,美国成功研制出了 XM174 型自动榴弹发射器。1968 年后,美国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研发出了MK19、MK19-1、MK19-2 和 MK19-3四种最大射程达到了2200m的改进型武器。并且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首次将 MK19 型自动榴弹发射器投入战场,表现十分出色。7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自动榴弹发射器。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结构大体与机枪相似,所以亦称榴弹机枪。其理论射速300~400发/分,武器重量10~40千克,带弹鼓和弹药后重量为20~50千克、射程400~2200m。
苏联在1975年第一次将AGS-17型自动榴弹发射器配装军队,并在阿富汗战争中,将 AGS-17型自动榴弹发射器投入战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70年代末投放到阿富汗战场。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类新型武器。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Mk19-3 40mm榴弹机枪的正式装备,自动榴弹发射器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军队的普遍重视,并争相研制和装备,其中绝大多数是以美式40x53mm 高速榴弹为蓝本,开发研制本国的发射器。
中国轻武器论证部门根据国情和军队现有装备水平,论证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系统,于1986年转入研制阶段。俄罗斯在1994年设计推出了RG-6榴弹发射器。中国也推出外贸型LG4、LG6两款榴弹发射器。中国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系统于1996年2月设计定型,当年年底装备部队,命名为QLZ87式 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填补了中国轻武器装备没有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空白。
在2004年,巴雷特枪械公司就设计了一款狙击高爆弹类武器,即XM109狙击榴弹发射器。2007年,乌克兰开发出RGSh-30 30mm紧凑型手持自动榴弹发射器,采用5发弹匣供弹,枪口处安装高效制退器,采用抵肩自动射击,不但能打击有生目标,还能击穿BTR-80装甲输送车的薄装甲。自2008年起中国先后研制了LG5型40毫米狙击榴弹发射器和QLU131型35mm榴弹发射器等多款武器。
2019年中国产LG-5式40毫米狙击榴弹发射器在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一亮相,便吸睛无数。这款被军迷戏称为“狙击炮”的“大家伙”威力巨大,造型霸气,精准度高,便携性好。在2022年欧洲萨托利防务展上,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推出最新型SSW40 40mm手持式自动榴弹发射器,并称其是世界上第一款弹匣供弹、抵肩发射的自动榴弹发射器,能像步枪一样由士兵手持自动射击,因此广受各方关注。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身管及机匣组件
机匣、身管、导气经加销连接组成平时不可拆卸的整体。上面安装偏心式气体调整器、膛口制退器、弹鼓挂座、瞄准具、尾托锁扣。膛口制退器由螺纹连接在身管上,并经过了点铆,正常情况下不拆卸。机匣将榴弹发射器各部分机构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它引导自动机运动,完成击发、退壳、供弹、闭锁等动作。导气箍安装在机匣的上方,导气箍内固定有气体调整器,导气箍与身管导气孔相连通,将发射药燃气引向导气室。气体调整器有三个不同的位置,位置“1”时气孔最小,位置“3”时气孔最大。弹鼓通过机匣下方的弹鼓座连接到机匣的进弹口处。机匣后端的环形槽与三脚架上架的摇架座配合,拧紧摇架盖后与三脚架连成一体。
自动机
枪机由机头与机体两个部分构成。机头由左右闭锁片、拉壳钩、击针和连接销构成。枪机后座运动的轴线和身管的轴心线基本重合,这样的设计避免翻转力偶的产生,提高武器系统的稳定性。机体集多个功能于一体,分别为枪机机体、缓冲机构、气室、武器提柄、装填柄等,设计的很巧妙,这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设计有效的减少了武器的构件数量,同时也减轻了榴弹发射器的重量。
击发机构
击发机构由握把、扳机、单发阻铁、保险轴、击发阻铁、击锤簧、击锤待发支臂、击锤组成。击发机构用来握持、控制武器和操纵击发。由于我军要求这款自动榴弹发射器轻型状态时能够卧姿抵肩射击,所以击发机构通过 T 形槽安装在机匣的右方,并且由于弹鼓下置所以小握把要倾斜一定角度,实际射击的时候并不很舒服。保险机构有三个状态,分别为保险状态、单发状态和连发状态。这个击发机构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握把底部设有一个扳手卡口,缺少相应工具的情况下可以给弹鼓的弹簧上劲。
三脚架
三脚架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上架、下架、连接箍。三脚架用于支撑发射器,并赋予武器高低和方向射角。上架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摇架座、摇架盖和高低机。上架通过摇架座和摇架盖固定发射器,高低机通过手轮、蜗轮蜗杆机构、齿轮及齿弧使发射器获得相应的高低射角。连接箍用来连接上架与下架,松开连接箍的手柄后,上架可沿360 度调整射击的方向。下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架腿和架腿紧定器。下架用来支撑上架和发射器,使发射器拥有基本火线高并可以根据实际地形调整火线高。
动作原理
以中国QLZ87 式自动榴弹发射器为例,其采用了气吹式的自动方式,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导入发射药燃气的量来实现枪机能量可调,以达到既可以能保证完成武器自动射击循环所需的足够能量,又不因能量过剩而造成整个武器后坐和撞击力量过大,以至于影响武器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由于枪机能量依靠调节火药燃气量来改变,这样的设计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使该型榴弹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的枪机不必像采用自由枪机式的发射器那样必须把枪机做得又大又重,降低了整个武器系统的重量。
射击前,先用手向后拉动机体,机头连同闭锁片同机体一起向后,复进簧被压缩。等到机体后坐到位以后,复进簧推弹向前,当击发阻铁待发突笋和击锤待发支臂相遇时,击发阻铁扣住击锤,此时榴弹发射器处于待发状态。射击时,射手扣动扳机,扳机下压单发阻铁,单发阻铁沿扳机向后移动,同时击发阻铁后端被单发阻铁下压,这时击发阻铁回转,当待发突笋脱离击锤的待发支臂后,击锤簧推动击锤向前运动打击击针。这时击针撞击高爆弹的弹底引燃榴弹底火,发射药燃气推动弹头向前运动,此时仍为闭锁状态。当燃气推动弹头通过导气孔后,部分火药燃气被导气箍引导入导气室,推动机体后坐,同时压缩复进簧。机体后坐的时,左右闭锁片在膛底压力和机匣的斜面的共同作用下,向中间偏移后完成开锁,机体碰撞机头后连同左右闭锁片一起后坐运动,完成抽、抛壳等一系列动作。后坐到位以后,复进簧推动机体、机头和左右闭锁片共同复进完成推弹,一直复进到击锤和击发阻铁相接触,此时击锤停止了运动,机体连同机头和左右闭锁片继续复进,直至复进到闭锁位置,在机体斜面的作用下,左右闭锁片完成偏移闭锁,这时机体复进到位,第二发弹闭膛待击发。
瞄具装具
以中国87式榴弹发射器为例,其以光学瞄准镜为主,机械瞄具为辅。机械瞄准具由位于身管左方的准星、表尺构成。表尺分划设有1—6个档位,分别对应1OOm、200m、300m、400m、500m、600m射程。使用表尺可对600米内的目标进行瞄准射击。表尺由锁芯、表尺柱组成,向外拉锁芯,表尺柱可上下移动,装定不同的距离。准星由准星座和护圈组成,可拧高、拧低,准星座可左右移动,准星和准星座上分别刻有刻线,用以检查准星位置是否正确。
弹药类型
榴弹发射器的主要特点为口径小(通常为30~40mm)、质量小,有单发和自动连发两种结构。连发自动榴弹发射器,通常配有三脚架,可在地面使用,也可在直升机或装甲车上使用,发射速度可达300~400发/min,可直接准或间接瞄准,最大射角可达70°,最大射程通常为1000~2200m,配用的弹药有榴弹、破甲弹、照明弹等。
榴弹
榴弹发射器用榴弹是靠弹丸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和冲击波毁伤目标,其主要特点是口径小、质量小、膛压低,战斗部通常为全预制或半预制破片,扇形密集杀伤半径为5~15m。杀伤威力比重机关枪大得多,与手榴弹相当,主要用于杀伤敌有生力量、武器装备和各种无装甲车辆及轻型装甲车辆。另外,由于射角大(可达70°,所以能从遮蔽的发射阵地上间接瞄准射击,摧毁遮蔽物后面和反斜坡上的有生目标。下面介绍典型的美国M684杀伤榴弹、俄罗斯30mm杀伤榴弹和瑞士40mm预制破片弹。
破甲和杀伤双用途弹
此类弹药主要用来摧毁敌人的步兵战车、非装甲车辆和混凝土工事,必要时也可对坦克的侧甲和顶甲射击。
典型型号
中国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这里的Q代表“轻武器”,L代表“榴弹”,Z代表“自动武器”,是一种既能直射,又能曲射,集杀伤与破甲于一体的步兵自动武器,发射器为轻、重两用型,通常装在三脚架以重型使用。它配备于步兵火力分队,也可配备在作战车辆上。使用杀伤弹可压制800米内敌火力点,杀伤1750米内暴露的和隐蔽的敌集团有生目标;使用破杀弹可毁伤600米内敌轻型装甲目标,必要时,可对敌武装直升机进行射击。
中国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
QLT89式榴弹弹射器是便携式50mm榴弹弹射器,其设计最终在90年代初形成。榴弹弹射器的重量是3,8kg,能够提供800m远的火力支持。榴弹弹射器的主要元件为弹射杆、支架、击发装置和运送皮带。装有可折叠瞄准镜。
其优点为操作简单,不会发生爆炸和烟雾,弹射时噪音小。50mm榴弹弹射器装在在解放军连、排级部队中。榴弹弹射器的主要弹药为重700g长330mm的杀伤性榴弹,可以分解成800块碎片,杀伤半径为16m。同时全套设备包括燃烧弹和照明弹。
美国MK19式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MK19式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是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海军军械研究所研制的。研制工作始于1966年7月,1967年初研制成功,命名为MK19-0式40mm榴弹发射器。1970~1971年,美国海军推行生产改进计划,改进后的产品命名为MK19-1式,并把600多具MK19-0式改造成为MK19-1式。1974年,海军军械研究所为以色列生产605具MK19-1式榴弹发射器。1976年,海军军械研究所再次推行改进计划,目的是提高可靠性与安全性,降低成本,简化维护工作。改进后的产品命名为MK19-3式。同前两种型号产品比,该型号产品的零部件数减少了53%,且不必借助专用工具就可进行拆卸。1983年10月,美国政府将MK19-3式榴弹发射器的生产任务,转交给萨科防务公司。目前,该发射器已装备美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并销往以色列、韩国等。
MK19-3式40mm榴弹发射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与安全性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采用气冷身管、枪机后坐式工作原理、前冲击发、弹链供弹。发射器由机匣组件(含发射管)、装有尾板的枪机、击发机构、机匣盖及供弹槽和推弹板5大部件组成。
美国MK47自动榴弹发射器
Mk47自动榴弹发射器紧凑轻巧可靠,装备有雷声公司研制的AN/PWG-1轻型视像瞄具,能提供3倍的放大倍率和电视瞄准画面,加上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组成的火控系统,以及热成像夜视仪,可全天候使用,采用32发或48发弹箱供弹,射速高达300发/分,发射可编程引信空爆型榴弹,具有很高的首发命中率和强劲的持久打击力。
俄罗斯AGS-30榴弹发射器
AGS-30由俄罗斯KBP仪器设计局设计,并于1999开始由达格特拉夫工厂加工量产,2002年正式获得使用。是在AGS-17 30毫米自动榴弹反射器上改装设计而成。较之前辈AGS-30有很多明显的优势,比如他的重量更轻,是AGS-17的一半,弹药箱重13.7千克(装30发弹药)射速可达395-425发/分,有效射程大于1700米,带三脚架质量也仅16.5kg,非常适于单兵携带。
南非MGL型榴弹发射器
榴弹发射器的口径一般为20毫米至60毫米不等,从发射方式来讲,则有单发、半自动、自动、连发榴弹发射器之分。南非MGL型榴弹发射器属于典型的40毫米连发榴弹发射器。
该型榴弹发射器的枪托可折叠,这使它更加便携,能较为方便地在狭小空间使用。折叠枪托后,它很像大号左轮手枪。这种转轮发射的设计,使它拥有6发弹的装填量及相对连续的火力。与其他榴弹发射器使用机械瞄准具不同,该型榴弹发射器采用了准直式光点瞄准具,镜内红色亮点与目标重合时,射手扣动扳机即可,操作更加简单、快捷、高效。
难能可贵的是,该型能打连发的榴弹发射器射程不近,接近400米的射程使榴弹的杀伤力得以有效延伸。
奥地利ML40下挂榴弹发射器
当前,应用新技术、持续智能化、将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与枪械合为一体是榴弹发射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下挂式榴弹发射器,在与枪械的融合上向前迈进了一步,称得上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产品。
以奥地利ML40下挂榴弹发射器为例,它能通过皮卡汀尼导轨安装到步枪下方,用来发射低速榴弹。虽然初速不高,但所用榴弹的较大尺寸仍能保证其具有相当杀伤力。
和其他连发榴弹发射器使用弹鼓、轮式供弹具不同,该型榴弹发射器为单发设计,采用身管侧开方式装填,与身管前推式设计相比,这种方式操作较为方便。为确保打击精度,该型榴弹发射器配备了3个“各司其职”的瞄准装置。不过,该型下挂榴弹发射器在实际使用时有点“跑偏”,不少使用者为它配备了枪托,以便单独使用它。
服役情况
采用国家或部门
据粗略统计,目前装备使用榴弹发射器的国家达30多个1,口径一般为30~50mm,美国选用了40mm口径,苏联选用了30mm和40mm两种口径。美国于1983年正式装备MK19-3式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至1989年,有关厂商已向美国陆、海、空三军提供了2000余具MK19-3式自动榴弹发射器。此外,美国军队还装备有M203式和PI-M203式榴弹发射器,美警方装备了MM-1式多发半自动榴弹发射器。前苏联列装了AFC-17式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和附装在AK-74式5.45mm突击步枪下方的BF-25式40mm榴弹发射器。德国装备使用的榴弹发射器包括HK69A1式和MZP40mm榴弹发射器,德警方装备了MZP-1式榴弹发射器。英国装备了400多具美国M79式榴弹发射器。法国海军陆战队装备了原比利时PRB公司研制的NR8111式榴弹发射器。南非生产装备了阿姆斯科MGL40mm6发装半自动榴弹发射器。
另外,以色列、韩国等国装备有美国MK19-3式自动榴弹发射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东南亚各国装备有美国M203式榴弹发射器,非洲一些国家装备有苏联AFC-17式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实战运用
美国率先将榴弹发射器的发射方式由单发改为自动连发,并于1967-1975年间将这种武器大量投人越南战争而且取得了某种预期效果。此后,苏联则对从越南战场上缴获的美国榴弹发射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70年代中期,苏联红军正式装备了自动榴弹发射器。这种ATC-17型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先后投入到阿富汗、伊拉克和安哥拉等战场使用。这种自动榴弹发射器在阿富汗战场上在摧毁一些防御工事、制高点和实施区域火力压制方面都显示出优越的性能并引起美国的重视。
发展趋势
减小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机动性
当今世界各国步兵所携带的武器、弹药及各种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负重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单个士兵的负重已经达到50kg,严重的降低了作战的机动性。所以步兵武器轻量化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这其中也包括自动榴弹发射器的轻量化。减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对已设计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性能指标,合理匹配结构参数,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既能减轻武器系统的总体质量又能达到好的射击精度;二是采用轻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模量以及比强度,良好的抗疲劳性和耐磨性,好的成型工艺和密度小的特点[2。目前一些国外兵器中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有的甚至超过百分之五十。如:美国12.7mm狙击步枪枪管采用复合材料;中国12.7mm机关枪的枪架也采用了复合材料,并且使射击精度得到很大的改善;甚至英国、法国联合研制的12.7mm转管机枪的机匣、弹膛也采用了复合材料,不仅质量减小,寿命同时也提高了25%。由此可见,将复合材料用在榴弹发射器上减重,也能够取得成功。
改进总体布局,适应未来作战需求
榴弹发射器的结构和外形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车载、班组携带到后来附装型榴弹发射器以及美国的理想单兵作战系统中的自动武器,榴弹发射器在不断地改进,不仅从原来的大口径逐步发展出现在的小口径榴弹发射器,同时发射原理也有了不断的更新,如高低压发射原理、瞬时高压发射原理等。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满足了现代战场上对单兵压制性武器的需求。随着以后新技术新原理的出现和应用,榴弹发射器的性能也将随之不断地提升,以更好的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减小弹质量,提高威力,精简配套
美国曾改进了M433杀伤破甲两用弹,并且对M430式的改进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提出以下要求:改进的高爆弹要配备先进的引信,使其质量不仅比现在40口径的榴弹小的多,而且在精度、威力、射程等反面要优于现在的榴弹。同时,美国也对多达50余品种和型号的40mm榴弹进行简化,形成特定的榴弹系列。
扩大应用范围,发展外延产品
榴弹发射器的应用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现今世界各国除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步兵用榴弹发射器外,同时还积极发展机载、舰载、车载和警用自动榴弹发射器,以使其作用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除此之外,各国还正在研制新型的民用榴弹发射器,将无痕发射方式的瞬时高压原理应用于民用,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等需求。
利用新技术,探索新原理
在榴弹发射器短短的40多年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原理赋予了它不同于其它武器的新颖性。如高低压原理、瞬时高压原理都成功地应用在了榴弹发射器中,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迅速加以推广。不难想象,半可燃药筒、可燃药筒和无壳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增程技术和新原理将不断被榴弹发射器所吸收,并赋予它以新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参考网.2023-12-10
国产LG5狙击榴弹发射器 狙击枪和榴弹发射器的绝佳组合.凤凰网军事.2023-12-10
榴弹发射器 看我“七十二变” .百家号.2023-12-10
步兵迷你炮—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网易.2023-12-07
俄媒详解解放军九大步兵武器 95式步枪未上榜(图).中国新闻网.2023-12-10
榴弹发射器:美国MK19-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1).央视网.2023-12-10
榴弹发射器:美国MK19-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1).央视网.2023-12-10
中美俄榴弹发射器对比 看叙反对派暴殄天物 .网易.2023-12-10
兵器控.中国军网.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