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拟目乌贼

拟目乌贼

拟目乌贼(学名:Sepia lycidas),又称吻唇墨鱼目,属于乌贼目乌贼科乌贼属。分布于韩国、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常栖息在水深15-100米的海域,是一种经济种。拟目乌贼在东南亚,特别是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因其高营养价值而常被食用。此外,它们也被研究作为人类胶原蛋白的替代来源。

形态特征

拟目乌贼的胴部盾形,胴长约为胴宽的2倍;胴背具一些眼状斑,间杂许多较细的横条纹。肉鳍较宽,最大宽度略小于胴宽的四分之一,位于胴部两侧全缘,在后端分离。无柄腕长度略有差异,一般为4〉3〉2〉1,吸盘4行,各腕吸盘大小相近,角质环具钝头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全腕中部的吸盘骤然变小并稀疏;触腕穗镰刀形,约为全腕长度的五分之一,边膜较窄,吸盘7、8行,大小相近,基部者稍大,角质环具钝头小齿,顶部者稍小,角质环具小尖齿。内壳椭圆形,长度约为宽度的23倍,背面具同心环状排列的石灰质颗粒,纵肋不明显,腹面的横纹面呈倒"V"形,中央有1条阻沟,壳的后端骨针粗壮。已知成体的最大胴长为400毫米。

生活习性

暖水性较强,主要生活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在南海,常与白斑乌贼虎斑乌贼栖居一起。

繁殖

春季从百米左右的深水区游向浅水区交配,在10余米至20余米水深处产卵。

繁殖行为学观察

采用现场观察和录像记录的方法对拟目乌贼的繁殖学行为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拟目乌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较为复杂,包括求偶、雄性争斗、交配、雄性陪护、产卵等行为。拟目乌贼在生殖策略上并非“一夫一妻”制,交配时,雄性利用第一第二对腕固定雌性的头部,然后用茎化腕将精荚输送到雌性纳精囊内;雌性在外套腔内受精后,不久便产卵。卵白色,半透明,集体连接产卵。卵子较大,孵化前的卵子长径27-34毫米,短径14-16毫米,一端较突,另一端为分叉柄,卵膜为奶油色型,卵子分批成熟,单个产出,多扎附于柳珊湖、马尾藻或细枝、细绳上。拟目乌贼的繁殖行为研究对其人工养殖和增殖放流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cpfd.cnki.com.cn.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