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棉木
丝棉木,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的根、树皮。分布于吉林、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福建省、湖北、贵州省。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生骨胶囊,解毒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伤肿,血栓性闭塞性血管炎,肺痈,血,疔疮肿毒。
物种简介
鸡血兰、白桃树、野杜仲、白樟树、南仲根。
入药部位
根、树皮。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归经
归肝、脾、足少阴肾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止血。
主治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伤肿,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肺,衄血,疮肿毒。
相关配伍
1、治膝关节酸痛:丝绵木根90-120g,加红牛膝(苋科牛膝)60-90g,地枫皮(五加科杞李)30-60g。水煎,冲黄米酒、红糖,早晚空腹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腰痛:丝绵木树皮12-3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丝绵木根、牛膝各15g,煎水,黄酒适量冲服。(《安徽中草药》)。
4、治衄血:鸡血兰果及根各6g。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5、治疮疡:丝绵木根、博白桂圆肉各12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浸酒,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油漆皮炎,跌打损伤腰痛,膝关节疼痛,鼻出血和痔疮等。
相关论述
《内蒙古中草药》:“祛风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
形态特性
丝棉木又名:白杜、明开夜合、白皂树、马氏卫矛、华北卫矛、桃叶卫矛、合欢。小乔木,高达6米。叶卵状椭圆形、卵圆形或窄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有时极深而锐利;叶柄通常细长,常为叶片的1/4-1/3,但有时较短。聚伞花序3至多花,花序梗略扁,长1-2厘米;花4数,淡白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8毫米;小花梗长2.5-4毫米;雄蕊花药紫红色,花丝细长,长1-2毫米。果倒圆心状,4浅裂,长6-8毫米,直径9-10毫米,成熟后果皮粉红色;种子长椭圆状,长5-6毫米,直径约4毫米,种皮棕黄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成熟后顶端常有小口。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山麓、山溪路旁。分布于吉林、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福建省、湖北、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