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氧化性酸

氧化性酸

氧化性酸,一般是含氧酸,是指酸中除了氢、之外的中心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氧化性。比较常见的有:浓、硝酸浓硫酸,高锰酸、次氯酸,氯酸,亚氯酸高氯酸亚硝酸等。

概述

氢离子氧化性强的含氧酸,其酸根里的中心原子处于较高的价态。反应中比氢离子易得电子。常见的氧化性酸有硫酸、浓硝酸、稀硝酸、亚硝酸及氯、溴、碘的含氧酸。从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上看,它们比氢高

(因此,在酸的通性中酸+金属→盐+H2酸指常用酸:稀HCl、稀H2SO4,而不用氧化性酸)

规律

①对于同一种氧化性酸,浓度越大(或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例如,硝酸比稀硝酸氧化性强。从电极电势上看,增大酸根或氢离子的浓度,氧化能力增强,例如:

硝酸根及氢离子浓度增大(尤其是氢离子浓度)电极电势的值变大。

②对于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价态的含氧酸,一般低价态的比高价态的氧化性强,例如:

HClO\u003eHCl臭氧\u003eHClO4

③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从左到右,氧化性依次增强,例如,高氯酸有较强的氧化性,加热有更强的氧化性,甚至浓高氯酸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和金铂等惰性金属反应,硫酸只有浓硫酸才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不明显,加热氧化性增强可以和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能和金铂等惰性金属反应,磷酸则几乎无氧化性。相应的低价态含氧酸也有类似的规律,例如,氯酸比亚硫酸氧化性强,溴酸比亚酸氧化性强。

④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价态含氧酸,氧化性强弱的规律复杂,常见各族元素含氧酸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HBrO4\u003eH5IO6\u003eHClO4

HBr臭氧\u003eHClO3\u003eHIO3

HClO\u003eHBrO\u003eHIO

H2SeO4\u003eH6TeO6\u003e硫酸

硝酸\u003eH3AsO4\u003eH3PO4

强氧化性

氧化性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

①能与排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后面的金属单质反应,能将变价金属从零价氧化成较高的价态。例如:

Cu+2H2SO4(浓)=CuSO4+二氧化硫↑+2H2O(加热)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Fe+4HNO3(稀)=硝酸铁+NO↑+2H2O

②能与不太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反应,例如:

C+2H2SO4(浓)=二氧化碳式气枪↑+2SO2↑+2H2O (需要加热)

C+4HNO3(浓)=CO2↑+4二氧化氮↑+2H2O

P+5硝酸(浓)=H3PO4↑+5NO2↑+H2O

I2+10HNO3(浓)=2HIO3↑+10NO2↑+4H2O

③能与许多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反应,例如:

4HNO3(稀)+FeS=Fe(NO3)3+S↓+NO↑+2H2O

HClO+亚硫酸=HCl+硫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