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畅熙
毛畅熙(1899-1960),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杨柳镇,毕业于四川政法学校。他曾担任冯玉祥的秘书,并杨森、李其相、罗泽洲刘湘等军队中任职。毛畅熙对新闻事业喜爱,曾在《民强日报》担任社长,并成为《济川公报》的总编辑。随着抗日战争的临近,他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创办了《四川日报》,并担任董事长。
新闻生涯
毛畅熙在新闻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四川日报》的创办和发展上。这份报纸自1936年8月7日起发行,至1939年4月30日因资金问题停刊,期间共出版了710期。《四川日报》以其紧贴时代的报道风格和积极宣传抗日的精神受到广泛欢迎。其中,“一日一谈”栏目和“生命线”专栏尤其受到关注,它们不仅介绍了前线战士的英雄事迹,也报道了后方的抗日活动。1937年3月,《四川日报》搬迁至成都市华兴正街49号,并吸纳了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加入报社团队,建立了秘密党支部。
经济挑战
由于《四川日报》属于私人经营,除了通过销售报纸和刊登广告获得收入外,还需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确保报纸的政治立场稳定,毛畅熙不仅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还要处理各种政治关系。尽管如此,到了1939年,《四川日报》还是因为财务困境不得不暂停运营。
后期生活
《四川日报》停刊后,毛畅熙转而在成都警察局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国的过程中,他在成都市会府北街开设了一家名为“翰墨斋”的书画装裱店,以此维持生计。他的书法作品以赵孟頫为主,笔法流畅。
参考资料
周恩来这样评价爱国将领冯玉祥.人民网.2024-09-15
毛畅熙. 创办《四川日报》.岳池翔凤网.2024-09-15
四川党史上的今天·8月7日.川观新闻.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