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淡水蛏

中国淡水蛏

中国淡水蛏(学名:Novaculina chinensis),俗名淡水蛏,又称河蛏、蛏子,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截蛏科淡水蛏属动物。

中国淡水蛏的壳呈长柱状,两壳相等,两侧不对称,前端圆,后端截断。壳长约为高的三倍。表面有生长线形成的皱纹,表皮呈黄绿色,边缘和端部折叠。壳内侧无珍珠层,呈白色。前侧闭合肌痕窄而长三角形,后侧闭合肌痕宽而宽三角形。中国淡水蛏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等地,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湖泊与河流里,繁殖时要求土壤为沙质,有水体清澈的水流。

中国淡水蛏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中国淡水蛏贝形较小,最大者长达4.6厘米,高1.6厘米,宽1厘米。壳质薄面脆,易碎,外形呈长柱状。两壳相等,两侧不对称。贝壳前部宽大,膨胀,自壳顶向后逐渐缩窄、压扁。壳面具有不规则细致的同心圆生长线,面层有一层黄绿色外皮,干燥时易脱落,致成白色。前侧闭合肌痕窄而长三角形,后侧闭合肌痕宽而宽三角形。

分布栖息

中国淡水蛏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等地,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湖泊与河流里,繁殖时要求土壤为沙质,有水体清澈的水流。

生长繁殖

中国淡水蛏繁殖时要求土壤为沙质,有一定的水流,且水体清澈、透明度高。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22年6月,随着洪泽湖水位的持续下降,在泗洪县水域近岸裸露的滩涂上出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淡水蛏,经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初步监测表明,中国淡水蛏在洪泽湖已形成相当的种群规模,密度高的区域每平方米60只左右。2023年4月11日,广西横州市农业农村局宣布,南乡镇南乡社区郁江河段河床上近期出现的、形态似缢蛏的贝类软体动物门,经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国淡水蛏。这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发现该物种。2023年4月28日,在江苏省滆湖开展的贝类资源专项调查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采集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国淡水蛏。

保护级别

中国淡水蛏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参考资料

Novaculina chinensis.marinespecies..2024-11-21

..2024-11-21

洪泽湖水域重现“中国淡水蛏”集群.洪泽湖水域重现“中国淡水蛏”集群.2024-11-2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4-11-2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4-11-21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淡水蛏集群重现洪泽湖.百家号.2024-11-13

中国淡水蛏首次在广西被发现.光明网.2024-08-04

江苏滆湖首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国淡水蛏.上观新闻.202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