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桦
周桦,女,汉族,1958年11月生,籍贯上海市,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作品《日月图》等。
曾任兰州戏曲剧院副院长、兰州市豫剧团团长,现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大剧院艺委会专家、甘肃省政协委员。
人物经历
一个上海人在甘肃把河南省戏唱出了名堂,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周桦的从艺经历可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
周桦1958年出生于上海,1974年,正在兰州二中上高一的她不顾家人反对,进了兰州市豫剧团去学戏。这一年,周桦刚刚16岁,在这之前她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豫剧。年龄偏大,加上一口吴侬软语,周桦倒也没什么野心:“只想跑跑龙套”。不过,周桦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即便只想跑跑龙套,她也想跑好。
1975年初,周桦到开封市戏校去学习。“主要是学习语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都很严格。不过学习的方法很丰富。”周桦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练好说话,每逢周末的时候他们都会跑到大街上去,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去学河南话。
1980年,豫剧团放了大假,她每天去当时的越剧团练功。越剧团的老师们很喜欢小姑娘的踏实劲,想把她调过去,没什么野心的周桦却来了犟劲,不肯放弃豫剧。“我运气好,学艺途中遇到许多好老师。”周桦说。令她最不能忘怀的老师是著名戏剧教育家李战,这位一生痴迷于豫剧的大师在观察初学戏的小周桦一段时间后,开始给她吃小灶,帮她定学习方案,安排她学习豫剧几大流派的戏。在李战的督促下,陈(素真)派的《宇宙锋》、常(香玉)派的《断桥》、崔(兰田)派的《桃花庵》、马(金凤)派的《穆桂英挂帅》、阎(立品)派的《秦雪梅》,周桦纷纷拿下。
周桦的好运似乎仍在继续,1980年,在与来兰州市演出的豫剧大王陈素真先生同台合作后,陈先生很是喜欢周桦的表现,并收她为徒。
1983年,因嗓子出现问题在上海疗养的周桦见到了豫剧大师马金凤,当时,马正在安徽、河南省一带巡演,在此后3个月的演出中,马和这个主动找上门的年轻人吃住在一起。当周桦挑大梁唱完一出《花打朝》之后,马金凤操着浓浓的河南口音说:“乖,以后可以挂老师的牌子了。”
1992年,周桦在郑州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时,她还拜访了豫剧大师常香玉。常香玉见到她后,说:“这个孩子比较有前途,要好好努力。”还教导她:“学会演戏首先要学会做人。”从此这句话便深深的刻在她心里。这次演出是她第一次在外省演出,也就是这次演出她凭借《秦雪梅》、《花打朝》等获得了“香玉杯”。
1996年周桦荣获第13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1997年参加首届中国豫剧艺术节演出,夺得个人最高奖;1999年被甘肃省文联评为“甘肃省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
如今,人们这样评价周桦:集陈派的俏丽、常派的豪放,崔派的质朴、马派的清脆、阎派的灵秀于一身,形成了自己清脆秀丽、委婉细腻的演唱风格。当初只是想跑跑龙套的周桦没把如此高的评价放在心上,她的心态一如既往地平和。她仍为分不清前鼻音后鼻音苦恼,仍为新角色的一颦一笑绞尽脑汁。
2004年,兰州市豫剧团创排了现代豫剧《山月》,周桦出任剧中女主角,这部改编于贾平凹原著《天狗》的戏讲述了一个“招夫养夫”的悲剧故事。导演李维鲁说这是一部“中国少有的对人物命运进行探索的戏”,要求周桦将女主人公的忍辱负重、无奈与无助表现出来。“一个是为了我,一个是为了家,我心怎装他们俩,难道这酸甜苦辣都得我咽下?”台下不善言辞的周桦在台上却将这段最能体现山月两难处境的瑞安鼓词,演绎得从容舒展、细腻含蓄,从而给剧中人物以淋漓尽致的解读。在最后一场“雪祭”中,周桦为表现人物的悲愤心境,她压低嗓音用气声进行表达,尽显出女主人公当时心力交的痛苦,似是有气无力,却字字声声叩击着观众的心。
现已进入中年的周桦仍然充满朝气,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戏曲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兰州市豫剧团的前辈和老师们精心培养,在地方剧团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个普通演员。因此,我对戏剧、对自己的剧团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不论走到什么地方,参加何种形式的演出活动,都是以维护戏曲艺术和剧团的声誉与利益为目的,积极地投入、认真地表演、主动地宣传。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豫剧艺术的追求,永远视戏曲事业为自己的生命。”她和剧团领导班子一起,遵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打造艺术精品,推出优秀人才,不断提升剧团的声誉和品位,不断开拓演出市场。周桦正以她对戏曲的痴心和对艺术的追求印证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2021年7月,兰州市档案馆正式将第十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周桦老师的档案资料接收为馆藏名人档案。
创作特点
艺术形象
周桦早年受教于豫剧教育家、国家一级编剧李战,后拜豫剧大师陈素真、马金凤及张宝英为师,主攻青衣、闺门旦、花旦。
她在《白蛇传》中扮演的白娘子、《穆桂英挂帅》中扮演的穆桂英、《秦雪梅》中扮演的秦雪梅、《桃花庵》中扮演的太穆皇后等,能博采众家之长,又结合自小所受的江南民间艺术熏陶,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清亮、秀丽、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
获得荣誉
第十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1996年)
首届中国豫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1997年)
兰州市首届“兰艺之星”奖(2004年)
被评为甘肃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1999年)
“情系陇原三下乡带头人”活动先进个人(2002年)
“甘肃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05年)
社会活动
1996年,农历丙子年: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艺网、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揭晓。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崔彩彩(山西省临汾蒲剧院)
萧德美(四川省川剧学院)
周桦(兰州市豫剧团)
刘静(北京市北方昆曲剧院)
魏海敏(台湾国剧协会)
2005年8月25日,农历乙酉年七月一日,晚: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厅、省文联、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西北五省区秦腔中国艺术节”,在兰州开幕。
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开幕式在近水广场举行,李东桥、李梅、周桦、朱衡等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在开幕式上各展绝活。
本届秦腔艺术节参演剧目以秦腔为主,同时兼顾西北五省区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种。
2010年5月11日,农历庚寅年三月廿八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2010年5月11日演出
2010年5月12日,农历庚寅年三月廿九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2010年5月12日演出本日梅兰芳大剧院演出现代秦腔《黎秀芳》。
个人作品
参演电影
发表专辑
参考资料
镌刻永恒印记 走进艺术人生 著名表演艺术家周桦档案资料入藏市档案馆.今日头条.202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