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敖龙寺

敖龙寺

敖龙寺,又称李老爷庙,李老爷俗称秃尾巴老李、李龙爷等,是由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人物。

敖龙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县头沟镇兴隆山村北海拔约480米的半山腰的开阔地,寺院占地4800平方米,游览区占地25000平方米。相传始建于唐朝,先后曾重建了五次,最后一次为1994年民间集资所建。

敖龙寺,分为前、后、东、西四殿和护法殿。前殿供奉李龙君(指李老爷),以及闪电娘娘、量天尺、风神娘娘和雷公爷。

寺庙简介

敖龙寺,后殿供奉龙母娘娘(李老爷的母亲)及子孙、眼公、百花、疹公四大娘娘。东、西二配殿供奉阎罗王和十殿阎君等。护法殿供奉狐仙、长仙、黄仙。

庙会习俗

承德县头沟镇兴隆山每年都在二三月举办庙会。庙会搭台,经济唱戏,同时也展示了民俗文化,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其中出现了不和谐画面。庙会人之多车之多,可谓盛况空前。轿车、中巴、摩托车,从沟里到沟外,足足数千辆之多,极为壮观。当地一些百姓不无自豪地说:“年年都这么热闹,昨天晚上人就开始来了,有老百姓,也有像当官的,开着小车,是悄悄地进村,既烧香又磕头,许愿还愿,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说来,兴隆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村落,而兴隆山敖龙寺庙会却远近闻名,山东省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善男信女手牵手而来,个人有个人的心愿,因此,庙会上李老爷神前的功德箱也非常火爆,小至一元两元,大至成捆的百元大票,难怪有人说,庙会上究竟有多少收入,别人谁也说不清楚,那些算卦、看相的,旁若无人地开展“业务”,庙门前挤满了香客,庙内香烟缭绕,而做买卖的街市上却冷冷清清。关于寺庙的由来,市报曾报道过:通过现有残碑得到考证:碑刻文字中有“当年造下旱蒸天,行走游龙显圣年,甘雨霖淋万物晴,值去庆念上巳节”。还有“初建唐,历于宋”、“宋金交兵,人民凋凌遭涂炭被兵而后已”等等字句,其字句分为汉、蒙两种民族文字刻制。从另外一座碑的碑文上可见,尚有“雍正末年计划,乾隆元年修建”、“民国21年曾复修”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龙寺始建于唐朝末期,而后经过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以至民国年间,进行过不断的增修完善,有着悠久的历史,推算起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

当地传说

敖龙寺供奉的是一条没有尾巴的龙,人们都叫他“李老爷”,又称“秃尾巴老李”。 关于“李老爷”的传说,有不同的版本。相传很久以前,秃尾巴老李从黑龙江省移居此地,为本地村民做过很多善事,尤其在干旱的年头,会在人们祈雨的三日之内降下甘霖,可谓是有求必应,于是当地人便修建了敖龙寺供奉。由于“上巳节”这天是“秃尾巴老李”的生日,因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便会来到敖龙寺上香祈福。另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一位妇女生了一条龙,他的丈夫看到后觉得很是奇怪,就把这条龙的尾巴砍掉了。于是,他就变成一条暴躁的龙,发脾气时就会打雷下冰雹,天气骤然变化,给当地的农作物带来很大的伤害。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每到三月初三快要种庄稼时,就给“李老爷”上香,祈求一年的顺利。

参考资料

“三月三”河北承德万人奠春龙 香灰堆成“小山”.中国新闻网.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