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又新
张又新(约公元813年前后在世),字孔昭,是唐朝的一位政治人物。他出生于深州陆泽县(今河北省深州市西旧州村),是张荐的儿子。虽然他的生卒年份不详,但大约在李纯元和时期活动。张又新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就获得了第一名,后来成为京兆解头。在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他以状元的成绩考中进士,当时被称为张三头。他在三次大考中都获得了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这被称为“连中三元”。历史上只有17人能够连续获得这三个头衔。他曾在左右补阙和广陵从事。张又新曾谄事宰相李逢吉,被列为“八关十六子”之一。逢吉担任山南节度使时,任命张又新为司马。然而,逢吉失败后,张又新被贬为江州刺史。之后,他附属于李训,被任命为刑部郎中。李训去世后,张又新再次被贬为申州刺史,最终担任左司郎。张又新一开始志在娶美丽的妻子,后来娶了杨虔州的女子,虽然她没有才华,但两人的婚姻并不幸福。后来,他与淮南的李绅在宴会上结识了一位歌姬,并与她共度晚年。张又新热爱喝茶,著有《煎茶水记》一卷,这是继陆羽的《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他还擅长写诗文,他的事迹被载于《唐才子传》中。
个人作品
作品摘选
《煎茶水记》
故刑部侍郎刘公讳伯,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博,颇有风鉴,称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
丹阳市观音寺水第四;
大明寺水第五;
吴松江水第六;
淮河最下,第七。
斯七水,余尝俱瓶于舟中,亲挹而比之,诚如其说也。客有熟于两浙者,言搜访未尽,余尝志之。及刺永嘉,过桐庐江,至严子濑,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辈用陈黑坏茶泼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馥也,又愈于扬子南零殊远。及至永嘉,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以是知客之说诚哉信矣。夫显理鉴物,今之人信不于古人,盖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
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于荐福寺。余与李德垂先至,憩西厢玄鉴室,会适有楚僧至,置囊有数编书。余偶抽一通览焉,文细密,皆杂记。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市,至维扬,逢陆处士陆羽。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
无锡市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市观音寺水第十一;
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李置诸焉,遇有言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门生刘鲁封,言尝见说茶,余醒然思往岁僧室获是书,因尽,书在焉。古人云:“泻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渑。”此言必不可判也,力古以为信然,盖不疑矣。岂知天下之理,未可言至。古人研精,固有未尽,强学君子,孜孜不懈,岂止思齐而已哉。此言亦有裨于劝勉,故记之。(安徽农业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轶事典故
李相绅镇淮南。张郎中又新罢江南郡,素与李隙,事具别录。时于荆溪遇风,漂没二子,悲戚之中,复惧李之仇己,投长笺自首谢。李深悯之,复书曰:"端溪不让之词,愚罔怀怨。荆浦沈沧之祸,鄙实悯然。"既厚遇之,殊不屑意。张感涕致谢,释然如旧交,与张宴饮,必极欢醉。张尝为广陵从事,有酒妓尝好致情,而终不果纳。至是二十年,犹在席。目张然,如将涕下。李起更衣,张以指染酒,题词盘上,妓深晓之。李既至,张持杯不乐。李觉之,即命妓歌以送酒。遂唱是词曰:"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周襄王玳瑁筵。"张醉归,李令妓随去。(出《本事诗》)
【译文】
李绅(相是他后来的官职)做淮南节度使,有姓张的人在江南郡守的任上罢官。这个人和李绅一向不和,做什么事都对着来。其人罢官后还乡,遇风翻船,淹死了两个儿子。身遭不幸,非常悲痛,又担心李绅会报复他。便给李绅写了很长的一封信,表示自己的歉疚。李绅很同情他,便在回信中说,过去争论的话,我怎么能记恨?互相之间不对的地方,我早忘光了。这样对待张郎中,李绅还觉得不够。张郎中非常感激,亲自面谢,两人释嫌和好,同旧时是朋友一样。两人经常一起高高兴兴地痛饮。张郎中曾经做过广陵从事,和一位风尘女子很要好,但相爱而不成眷属。二十年后,在李绅家喝酒,恰好相逢。四目相对,泪将欲下。李绅去换衣服,张郎中用手指蘸着酒,写词在木盘上,女子记住了词。李绅回来,张郎中端着酒杯发愁。李绅感觉出来,就叫女子唱歌佐酒。女子便唱了张郎中刚写的词:
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
张郎中喝得大醉,李绅让女子和他一起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