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悦
吕国悦,男,汉族,1977年5月生,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外科学博士学位。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吕国悦于2002年7月参加工作。2012年7月,吕国悦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2013年1月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2020年12月28日起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2022年2月,吕国悦担任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手。2023年1月,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24年3月11日,吕国悦在两会表示,老百姓看病难实际上是因为医疗资源比较集中,头部医院的医护力量、诊断技术水平明显要高于基层医院。他在关注分级诊疗方面的情况。
吕国悦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2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获资助金额2000余万元。他于2020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殊荣、中国好医生等荣誉。
人物经历
吕国悦出生于1977年5月。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于2002年7月参加工作。同年吕国悦便开始涉足成体干细胞、肝干细胞、肝脏移植及TRAIL在肝癌治疗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他先后赴加拿大Alberta大学、香港玛丽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深造。2012年7月,吕国悦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2013年1月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同年7月,吕国悦教授率领肝移植团队自主完成了吉林省真正意义上的首例肝移植手术,打破了吉林省不能独立开展肝移植的局面。次年,吕国悦带领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加入中国肝移植注册委员会,从中国169家移植中心中脱颖而出,成为34家核心成员单位之一。2015年,他在《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发表论文作品《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2017年7月,吕国悦教授带领肝移植团队开展东北地区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2018年,吕国悦多次与省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协商沟通,积极推进肝移植手术纳入全省医保报销项目。2020年9月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同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8日起,吕国悦担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2021年7月他成立吉林大学器官移植中心、成立吉林省儿童肝移植慈善医疗救助联盟。2022年2月,吕国悦担任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手。2022年3月初,作为吉大一院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的领队,吕国悦带领全院2000余名医护人员冲上全省疫情防控第一线。2023年1月,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24年3月11日,吕国悦在两会表示,老百姓看病难实际上是因为医疗资源比较集中,头部医院的医护力量、诊断技术水平明显要高于基层医院。他在关注分级诊疗方面的情况。
主要成就
吕国悦从事普外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以主要作者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主译著1部,获得7项专利发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2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获资助金额2000余万元,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疫情期间,吕国悦创新理念和机制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已经为全国200余家医院分享了“战时”疫情防控和医院管理经验。他牵头编制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管理手册(1.0版)》,以4大方面56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加强“四个重点”关键环节管理,实行“战时”分级分区院内管理。在全国首创了“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即在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小儿科等收治中,各设立综合疗区,作为急诊患者收治缓冲疗区。在他的努力下,在全院扩展了30余个科室300余张床位为过渡疗区,急诊救治能力提升了50多倍。
在吕国悦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已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300余例,超额完成最初设定目标,成功发展为东北三省最大、技术水平一流的肝移植中心。他还为儿童肝移植积极争取基金救助,为中心的“新肝宝贝们”争取到了“吉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天使妈妈基金会”“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发展基金会”以及部分社会基金的救助,极大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主要论文
担任职务
其他任职
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及移植学组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
吉林省器官移植质控中心主任
吉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
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首席专家
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及“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外科学》编委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2020年,带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奔赴武汉,坚守62天,实现多个国内首创及吉林之最。
2022年2月3日10时50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结束了在北京延庆区赛区的传递后,抵达河北张家口市赛区进行接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作为火炬手,在张家口桥东区工业文化主题公园点位,在第一条京张铁路原址前进行了火炬传递。
2022年3月初,吉林省内突发疫情。作为吉大一院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的领队,吕国悦带领全院2000余名医护人员冲上全省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珲春市、吉林市、长春市等地9个方舱医院,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市465医院以及吉大一院二部5个定点救治医院夜以继日的奋战中,累计救治了9000余名患者。
荣誉奖项
相关事件
2024年3月11日,吕国悦在两会表示,老百姓看病难实际上是因为医疗资源比较集中,头部医院的医护力量、诊断技术水平明显要高于基层医院。他说:“我们医院在这几年实际上做了很多关于我们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或者是分级诊疗的探索。吉大一院梅河医院经过我们的努力,现在已经变成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它的外埠的就诊患者达到了30%。”吕国悦认为,通过这样一种模式,真正能做到带动基层医院,让老百姓知道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在发展,有一些疾病能够在基层医院里得到很好的救治。他说,“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政策不断明晰,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保障,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会得到很好的落实,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人物评价
从医十余载,吕国悦心里装得最多是患者和肝移植事业,关注最多的是各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负责到底是他始终如一的信条,而他的仁心仁术更赢得了患者们的认可和信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评)
参考资料
吕国悦.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21-11-28
两会声音日记|推进医疗和教育公平 代表如是说.上观.2024-03-12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4-03-12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传递(4).腾讯新闻 新华社新闻.2022-02-03
吉林好人标兵吕国悦: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2
万方数据微博.万方.2024-03-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表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新华.新华网.2020-09-08
中共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0-09-11
央视新闻客户端:吉 · 先锋 | 医者“将”心——吕国悦.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2
主编来了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吕国悦教授.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2
吕国悦.中国知网.2024-12-13
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设立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23-01-29
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中国吉林网-澎湃新闻.2023-02-02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发布.中国文明网.2021-02-19
“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 ——吉林举办“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事迹分享会.中国青年网.2022-02-13
中国青年报.百家号.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