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淇沪村

淇沪村

淇沪村,秀屿区埭头镇下辖村,位于兴化湾南岸石城半岛沿海突出部,与黄瓜岛隔海相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淇沪村隶属23区后城乡。1957年,淇沪村与东林村合并,隶属埭头区。1958年,淇沪村改为淇沪大队。1984年,淇沪大队撤队设村。2002年,淇沪村隶属秀屿区埭头镇。2007年,淇沪村兴建了一座300吨级的陆岛交通码头。2019年,淇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自2023年起,淇沪村与东林村、石城村作为片区协同发展,创建了安民铺共同富裕示范区。

淇沪村推进淇沪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设计建设了淇沪风车沙滩、装置艺术学校、风之美术馆、灯塔博物馆。2024年1月,淇沪村入选2023年福建省卫生村名单。

名称由来

淇沪村因传说祖先捕鱼后将鱼放入沪内,使鱼得以生存,保捞活口,故名。

历史沿革

1949年,淇沪村属12区(平海)邱山保。同年10月1日前,淇沪村隶属23区后城乡。1957年,淇沪村与东林村合并,隶属埭头区。1958年,淇沪村改为淇沪大队。1984年,淇沪大队撤队设村。20世纪80年代,淇沪村与黄瓜岛曾共同建造陆岛交通码头。2002年,淇沪村隶属秀屿区埭头镇。2007年8月,淇沪村新建300吨级的陆岛交通码头。2019年10月31日,淇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自2023年起,埭头镇选取地理位置相连、人文风情相近、产业特色互补的淇沪村、东林村、石城村作为片区发展,创建安民铺共同富裕示范区,挖掘海陆资源。2024年1月,淇沪村入选2023年福建省卫生村名单。

位置境域

淇沪村位于兴化湾南岸石城半岛沿海突出部,与黄瓜岛隔海相望。

人口

淇沪村所属的埭头镇是秀屿区重点侨乡,在海外的华侨、华人4.6万,占全区海外侨胞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全村总人口1995人,共有8个村民小组,村民均以海洋养殖和捕捞业为主要产业。

经济

埭头镇选取地理相连、人文相近、产业互补的淇沪村、东林村、石城村作为片区发展,创建安民铺共同富裕示范区,按照“集中授权、统筹资源、统一运营”模式,成立安民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引入市场化运作,推行“公司+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以串点成线、连片发展思路,通过试点示范、成片带动,推动村与村之间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沪村也是海产养殖大村,扶持了37户鲍鱼养殖联合体和22户鱼类养殖联合体。

交通

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周边群众的出行问题,淇沪村与对岸的黄瓜岛曾同时建了一座陆岛交通码头。但由于建设等级低,且所处的位置受海浪影响较大,在遭受多次台风正面袭击后,淇沪村的码头与引堤已基本损毁。2007年8月,淇沪村又新建了一座300吨级的陆岛交通码头,陆岛间水上交通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渡轮航班也由原来的2班次/天,陆续增加到6班次/天。但由于该码头的前沿水位较浅,存在靠泊困难等安全隐患,且受海水长期冲刷、使用耗损等,码头已不同程度受损,不再使用。

风景名胜

淇沪村推进淇沪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设计建设了淇沪风车沙滩、装置艺术学校、风之美术馆、灯塔博物馆,打造文化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秀屿区淇沪500吨级陆岛交通码头投入使用.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2025-04-06

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淇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爱企查.2025-04-06

融合发展树标杆——埭头镇打造安民铺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2025-04-06

福建省爱卫会关于公布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福建省卫生村、福建省卫生社区名单的通知.福建省卫健委.2025-04-07

秀屿法院又添“涉侨涉诉”调解衔接品牌.中国法院网.2025-04-06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淇沪村.福州都市圈.2025-04-07

谱写海洋富区“秀屿答卷”.福建省人民政府.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