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魏世杰,清代文学家,生于清顺治帝二年乙酉(1645年)三月初三日,殁于康熙帝十六年丁巳(1677年)十一月初五日,著有《魏兴士文集》。
人物生平
魏世杰(1645-1677)宗派名会通,字兴士,又字梓室。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邑附生,魏际瑞之子。文学家。生于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年)三月初三日,殁于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年)十一月初五日。娶妻卢氏县,生四子二女,其中二子一女殇。“世杰幼慧,五六岁时应对进退如成人。负志气,好大言,祖、父每每戒抑之。”从叔父魏禧学文言文辞,颇能得古人门户。长有才具,能四应。魏禧许为“勺庭之门,他日可独任事者,杰其选也。”康熙帝十六年(1677年)十月十四日,父亲魏际瑞在宁都县怀德乡(今黄陂镇)被韩大任杀害。世杰闻讯,从季父魏礼夜奔该乡,奉遗体而归,殓于翠微山麓。其初讹言不一,及细验私处皆合,世杰于是长号踊而呼曰:“天乎!天乎!”拔佩刀自。人强持之者再,遂握拳捣其胸,死血入少腹,腹痛偻不能立,呼号二十日死。除夕有三。魏世杰与从弟魏世效、魏世俨在当时也颇有文名。父遇难,亲迎丧归,即拔刀欲自刎,旁人救住,遂日捶胸,血下腹痛,偻不能立,呼号二十天而死。孝名远播,世效、世俨“以多病,不应试”,守节不仕,有节义之名,时人称之为“小三魏”。
著作
魏世杰著有《魏兴士文集》(即《梓室文稿》)凡六卷。《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七·文苑》、《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有载。
《魏兴士文集》由胡成华点校整理。
见《宁都魏氏九修族谱》第四册“允荣四松抑房”,1945年版。
[2]魏禧:《兄子世杰墓志铭》,《魏叔子文集》卷十八,康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