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凋
《花凋》是张爱玲创作的短篇小说,于1944年3月在《杂志》第十二卷六期发表,并收录于短篇小说集《传奇》中。《花凋》于2006年12月16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花凋》讲述了一位身患痨瘵的少女郑川嫦的悲剧一生。揭示了郑川嫦以疾病与生命为代价向家庭与社会索取爱的无意识心理,展现了旧时代女性在追求现代性自我时遭遇的悲剧命运。
创作背景
《花凋》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郑川嫦的原型黄家漪,与张爱玲是表姐妹。黄家漪父亲也是个坐吃山空的遗少,德行不太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黄家漪的生活充满了苦闷与忧郁,她性格内向,鲜有可以倾诉心声之人。张爱玲前往香港大学求学后,黄家漪更是失去了一个可以分享心事、解闷的知心朋友,这使得她的生活更加孤寂。她曾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与梦想,然而,她的父亲却不愿为她支付学费,因为他自己已快将家财挥霍一空,急于将几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嫁给有权有势的人以换取利益。之后黄家漪患上了痨瘵,这在当时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为了治疗她的病症,家人也曾请来一位年轻的男医生。黄家漪对这位医生心生好感,然而,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医生也最终选择了离开她,另寻新欢。不久之后,黄家漪便因病去世了。两年后,她以黄家漪为原型,创作出了《花凋》这部小说。
内容简介
川嫦在冷漠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母亲是一个美丽忧伤有些神经质的妇人,父亲是顽劣遗少,只知道醇酒妇人和罂粟。家里的一大群孩子中,上面的三个姐姐和下面的三个弟弟已经占尽了父母的疼爱,川嫦不得不从小就学会了隐忍退让,慢慢长成了个言语迟缓的老实姑娘。川嫦在姐姐们出嫁后,逐渐变得漂亮起来,也到了“交朋友”的年龄。在家人撮合安排下,她与章云藩见了面,并慢慢爱上了这个唯一的机会。然而,川嫦不幸患上了肺病。章云藩起初承诺会等她康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耐心和爱情逐渐消磨殆尽。在家人和社会的压力下,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这段感情,另找了一个健康丰满的女友。川嫦在病中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的心路历程。她渴望得到家人的关爱和章云藩的爱情,但这两者都逐渐离她远去。她甚至试图自杀未遂,回家后继续被家人照顾,但最终还是郁郁而终。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
出版信息
《花凋》于2006年12月16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张爱玲把人物设置在小家庭中,始终以平静、带着调侃的语调描述女主人公与周围人物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了一个处于无爱,最后被家人抛弃的女子,悲苦无助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控诉人世间的炎凉与无情。揭示了郑川嫦以疾病与生命为代价向家庭与社会索取爱的无意识心理,展现了旧时代女性在追求现代性自我时遭遇的悲剧命运。
艺术特色
小说以川嫦的恋爱故事为线索,叙述了民国时期上海市一遗少家庭的琐事,展示了作家对人性的批判,充满了生命的荒凉感。川嫦是个美丽且老实本分的女孩,她的人生愿望不过是拥有普通的人生欢乐,但不幸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算计的没落家庭中,父亲不负责任,母亲自私自恋,姊妹之间彼此竞争,她无法体会到安宁和幸福。本来,川的命运将是和姐姐们一样做个“女结婚员”,就在遇到心仪的对象时,她生了痨瘵,父母各自打着小算盘,不愿为她花钱买药,让她感到自己是个拖累,本已对她动心的婚姻对象经不起时间的推移而移情别恋,于是川嫦怀着“一寸一寸地死去”的荒芜感,怀着青春的欲望独自走向死亡,如花般凋零。
作者既以冷静的态度悲悯女性的生存孤独,更以居高临下的智慧无情地批判人性的自私、冷漠。对父亲郑先生和母亲郑夫人的刻画,是小说批判力度的主要体现。小说中既有清醒犀利的旁白,“郑先生是个遗少,因为不承认民国,自从民国纪元起他就没长过岁数。虽然也知道醇酒妇人和罂粟,心还是孩子的心。他是精缸里泡着的孩尸”,又有栩栩如生的形象描写,“郑先生长得像广告画上喝乐口福抽香烟的标准上海青年绅士,圆脸,眉目开展,嘴角向上兜兜着:穿上短裤子就变了吃婴儿药片的小男孩:加上两撤八字须就代表了即时进补的老太爷:胡子一自就可以权充圣诞老人”极为传神地塑造了不负责任的父亲形象,充满了讽刺的意味。母亲郑夫人“美丽而忧伤”却是“一出冗长单调的悲剧”,虚荣、自私、庸俗,无力约束丈夫的风流,只好刻薄妾生的儿子,标榜自己“情感太重”,却为了保护私房钱,不肯给川买药。
小说中既有传统的词汇和手法,也有意识的流动。作者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使人物周围的色彩、声音、举动都不约而同地富有表现心理的功用,塑造出丰富而深远的意象。如,“窗外的天,永远从同一角度看着,永远是那样磁青的一块,非常平静,仿佛这一天早已过去了。那淡青的窗户成了病榻旁的古玩摆设”,传神地表现出主人公将死时平静却无助的心态。
相关评价
一个作家年轻时候写的作品,相对来说都会更加绝对和彻底一些,比如张爱玲二十多岁时的小说《花凋》,描写女主人公是没有任何同情的,死亡或悲剧在那个时候的她看来完全是一种美学层面的象征物。(作家张悦然评)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1年—1995年),原名张煐,笔名梁京,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河北丰润(今唐山市丰润区)人,中国现代作家。1938年,张爱玲考取伦敦大学,因战事改入香港大学。1943年,张爱玲回上海。同年,张爱玲发表小说《沉香屑一第一炉香》。之后陆续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44年,张爱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传奇》。1945年出版散文集《流言》。1946年出版《传奇增订本》。1951年到香港,1955年到美国,1995年病逝于洛杉矶。
参考资料
花凋.豆瓣读书.2025-02-02
张悦然:我们惧怕小说里的黑暗,强迫它变成补给能量的饮料.中国作家网.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