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花属
旌节花属(Stachyurus)是旌节花科的唯一一个属,包含约1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从喜马拉雅山脉到日本一线,中国有8种,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各地。本属植物为落叶或常绿灌木,也有小乔木和攀援灌木,具有极叉开的分枝,单叶,互生,有锯齿,有托叶。花小,辐射对称,两性或杂性,或雌雄异株,花瓣4,呈覆瓦状排列,排成侧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类似中国古代的旌节,因此得名。果实为浆果。本属有些种类供庭园栽培,作观赏树种;枝条具白色髓心,称“小通草”。
形态特征
旌节花属植物为灌木或小乔木,有时为攀援状灌木;落叶或常绿;小枝明显具髓。冬芽小,具2-6枚鳞片。单叶互生,膜质至革质,边缘具锯齿;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腋生,直立或下垂;花小,整齐,两性或雌雄异株,具短梗或无梗;花梗基部具苞片1枚,花基部具小苞片2枚,基部连合;萼片4,覆瓦状排列;花瓣4,覆瓦状排列,分离或靠合;雄蕊8,2轮,花丝钻形,花药丁字着生,内向纵裂;子房上位,4室,胚珠多数,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短而单一,柱头头状,4浅裂。果实为浆果,外果皮革质;种子小,多数,具柔软的假种皮,胚乳肉质,胚直立,子叶椭圆形,胚根短。
分布范围
旌节花属约有15种,6变种,分布亚洲东部,约北纬21°35°之间,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经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缅甸北部、越南北部至我国秦岭山脉以南广大地区,直延伸至日本。我国产10种,5变种,产于秦岭以南各省地区。
分类历史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入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蔷薇分支中,没有归入任何一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新设立的缨子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