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中滨江新区

汉中滨江新区

滨江新区是汉中市“双百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一江两岸”5A级景区的核心地带。规划控制区53平方公里,包括江北片区、梁山片区、龙岗生态文化园、汉江滨水生态公园以及大河坎片区五大板块。是以龙岗古人类遗址及龙岗生态文化园为依托,以汉江水面和两岸湿地、文化公园为核心,以天汉大剧院、天汉楼、中咀商务区、龙岗博物馆等城市公共项目为中心,着力打造的集旅游、休闲、商务服务、居住为一体的宜居新城,区域内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

汉中市滨江新区管委会开发建设的江北片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位于汉江河堤北岸,北起西成高速铁路,南至汉江堤,东达兴元路、西一环路、西环路及天汉大道。将建设成为以文化、商业、居住、旅游休闲功能为一体,充分体现汉中市城市时代风貌的中高档景观社区、文化休闲游憩区、现代化商务区。

新区规划新建城市道路22条,长约27公里,估算总投资约25.7亿元。可收储土地7003亩,除公共设施外可用于开发的土地约5000亩。目前,已完成9条道路10.5公里建设,投资8.8亿元,正在进行6.5公里建设,计划开工建设3条道路。“五横四纵”路网格局呈现,正在进行道路提升工程。后期计划建设机场路(褒斜路)、武侯路、古渡路等道路。估算前期基础设施及土地土地整理投资约78亿元,后期项目开发投资约507亿元。

景点介绍

为了“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滨江新区,市政府邀请了国内一流策划机构王志刚工作室对滨江新区发展战略进行策划包装。作为“一江两岸”的重要组团,滨江新区突出了“汉、水、绿”的形象塑造,依水而建,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文化深厚。

建设范围

滨江新区开发建设。一期为江北西片区,规划控制面积约7.5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开发建设面积约6.1平方公里。具体范围为:北至武侯路,西、南至汉江河堤,东至兴元路、西新街、西一环、民主街、西环路、荔枝路、南一环、天汉大道。二期为江南西片区,规划控制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具体范围为:北起汉江南岸河堤,西至北京二环路大桥西北方向2公里,南至江南西路

建设计划

计划用5—8年的时间完成整个区域的开发建设。一期计划3—5年(即2009年—2014年)建成,主要完成汉江双桥(汉江2号桥拆建工程和北京二环路大桥工程)、滨江西路、民主街、西新街、金牛路、南一环、汉宁路、虎头桥路、劳动西路、机场路、荔枝路、兴元路、沙沿路、西二环路等主要城市道路,滨江西路沿江区域经营项目开发、招商,拆迁安置区建设等;一期建设的中后期,适时启动二期开发建设。

近期开发情况

滨江新区一期开发将通过建设桥梁、道路、广场、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聚集效应,使滨江新区尽快成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商业区。近期,将重点打造以下几个重大项目:(一)汉江双桥工程

汉江2号桥因原设计承载能力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加之“5·12”地震使该桥严重受损,不能保证安全通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从根本上解决汉江两岸交通压力,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汉江2号桥实施拆除重建。即将新建2号桥桥长650米,宽40米,建设设计方案为“古汉神韵”,主要体现汉文化特色,将现代桥梁与古典文化有机结合。

西二环大桥是汉中市城市西扩的重要标志,是连接即将建设的西二环路与西汉高速公路、108国道、宝巴、十堰—天水高速公路的跨江通道。主桥长705米,桥宽41米,南北引线长427米,设计为“鱼跃龙门”式,采用三塔斜拉悬索桥方案,属国内首创,整体造型刚柔相济,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二)区域内道路建设 新区内规划建设13条主要城市道路,按照建设计划以滨江西路、民主街、西新街、金牛路、南一环、汉宁路等6条道路工程作为先期实施重点;其余7条道路工程按建设计划组织实施。

(三)安置区建设

滨江新区开发建设一期涉及征地拆迁1900余户近6000人、企事业单位20余个,拆迁面积约47万平方米。规划安置小区3个,1号安置区位于虎头桥路,2号安置区位于西环路南引道, 3号安置区位于劳动西路。

(四)滨江西路沿江区域开发建设

一期开发建设以滨江西路沿江区域约100公顷范围内为重点,以旅游、休闲、文化和主题会所为区域重点项目,打造成“滨江会客厅”,以此带动滨江新区整体开发建设。

运作模式

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多元投资”的原则和“高起点谋划、高速度建设、高效益经营、高度协调统一”的要求,开发建设将采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征地拆迁、统一经营运作、统一招商引资和统一基础建设的“五统一”模式。充分运用政策、投资、项目等优势,发挥招商引资、融资、税费等方面的杠杆作用,多渠道融资。通过实施“村改居”和村民集中进社区安置等政策,有效解决失地农民住房等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城市区域开发建设的新路子。

参考资料

滨江简介.汉中市滨江新区.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