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是一所在不同地区的同名书院,分别位于台湾彰化县员林镇、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以及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县。

历史沿革

台湾彰化县员林镇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位于台湾彰化员林镇中正里三民街1号。原名文昌祠,创立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由当时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下堡(今员林镇、大村乡、埔心乡、永靖乡、社头乡)出租车人合力捐建,为员林地区最早的教育设施。爱新觉罗·旻宁三、四年(1823-1824)间,广东惠州饶平禀生邱海来台,后迁员林,为首位来院讲学者,并将所得修金用以重修聂氏宗祠、购置学田8甲余,设月课,奖以膏火。邱卒后,其财产皆捐赠书院。当地乡绅追思其义行,于张亚子神位旁置“邱海先生灵位碑”以资纪念。光绪七年(1881),地方秀才劝募3000圆,重新整修已逐渐颓倾的屋宇。1924年侵台日本当局强行割借院产地约二甲作公园(即今之员林公园)时,张清华、赖咸熙等为抵制其禁止教学文言文,意图消灭中国之文化,乃聘请黄溥造在书院坚持讲授汉文。1999年因受到921大地震灾害,兴贤书院倒塌过半,并经“内政部”灾后统计判定为“全毁”。次年由泰南营造公司承包动工,并将早年的员林公园设施拆除,于2005年底完工,所见的兴贤书院是经过完全重建的建筑。

建筑特色

新建完成的兴贤书院,尽量保持原先的风貌,建筑物坐北朝南偏东十五度,整体空间配置为三合院式的对称组合形态,采两进建筑格局。在主轴中心在线中间为三开间的正殿,其次为独立的后堂,现存规模七开间,在主轴两侧为对称的斋舍,皆为三段七开间的平面格局,在围墙入口有惜字亭一座。正殿内有点金柱雀替的四只鳌鱼,而墙上有四维及忠孝节义等美德典故的彩绘。正殿内神龛奉祀着张亚子,左护法诸葛孔明、右护法赵云,各执着祝福文辞。文昌帝君与关圣帝君、朱衣神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合称五文昌。后殿的“圣贤堂”,奉祀着孔子及制字先师仓颉圣人、经始先师邱海香座。左厢房办公室和会议室,右厢房提供艺文展览及教学活动。兴贤书院虽然完全重建,有些过去建筑物所留下的文物,依然出现在新的建筑中。如龙陛石的石阶登上佾台,四蝠拱卫的匾额,三川门的柱联、方形门印和多幅彩绘;正殿内神龛的对联,是大正十四年(1925)山长黄溥造先生撰句书写的;“瑞光联斗”是大正十四年(1925)林天爵先生书写的古匾;殿内布置着“孔子问礼”、“关羽明义”、“大禹尚廉”、“句践知耻”,及忠、孝、节、义等彩绘;三门的门楣上有方形门印,左门是“科甲联登”,右门是“福禄寿全”;又有“杨震辞金”(廉)、“北海牧羊”(节)的彩绘。为台闽地区三级古迹。

参考资料

闽北古书院的“前世今生” 〉兴贤书院:兴贤育秀 继往开来.搜狐网.2024-11-01

台湾彰化县员林镇兴贤书院.travel.2024-11-01

兴贤书院.44whcfuzhou2021.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