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
《佩文韵府》正集四百四十四卷,拾遗一百一十二卷。有康熙年间礼部刊本。商务印书馆出版有缩印本。它是在《韵府群玉》、《五车韵瑞》两书的基础上增补而成。分为106韵,按词语最下一字归韵。首列单字,再将具有同一韵字的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单字下注明音训,词语下则备载出典,以经、史、子、集为序。
《佩文韵府》是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的工具书,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主要内容
《佩文韵府》是一部查找词藻、典故的类书。“佩文”为康熙帝的书斋名,“韵府”有韵书之库含义,故命名曰《佩文韵府》。
全书以元代阴时夫《韵府群玉》及明代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增补其他书中的有关材料而成。原书不分卷,依韵分为106卷,爱新觉罗·弘历修《四库全书》时,以其“篇页繁重”,析为444卷。全书收10252字,词汇近50条,按其读音分别归入明清时通行的平水106个韵部中。所收词目按最后一字归韵。其体例,首列单字,再将同一韵字的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单字下有注音与释义,词语下举书证,列典故,以经、史、子、集为序,兼顾时间先后。每词引古书用例,少则一二条,多则数十条。引文一般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收词又分“韵藻”、“增”、“对偶”和“摘句”四类。“韵藻”为阴、凌两书原有部分;“增”为阴、凌两书未见而增补部分;“对语”为上下文两两相对的偶句;“摘句”为以该字为尾的五、七言诗句。每一韵部之后还有“韵藻补”,收不见于阴、凌两书之字。全书卷幅浩大,材料丰富,惟其编制不够严谨。为查阅方便,万有文库本于书末附有索引,将全部词条依首字的四角号码排列,后附单字笔画索引。
参考价值
《佩文韵府》是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的工具书,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佩文韵府》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为它所引书证,卷过于浩繁,编制欠精,所据资料又多辗转抄袭,讹误不少。且引书不注篇名,使用不便。所收语词全按倒序排列,也不便查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书后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画索引,可供不熟悉古韵的人使用。
使用方法
《佩文韵府》是康熙编成的一部词典,书中以单字统词语,按《平水韵》一O六韵排列,每字下注反切和解释。与其它词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辞典在检索时,要查找词的第一个字,即以词的第一个字检索,而《佩文韵府》的检索方法却是要查词的最后一个字,即以词的最后一个字检索。
参考资料
史锡腾、史锡华兄弟向武汉大学图书馆捐赠古籍.武汉大学图书馆新闻网.2024-07-29
《佩文韵府》.故宫博物院.2024-07-29
佩文韵府(1-4).豆瓣读书.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