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古楼街道

古楼街道

古楼街道位于鄂城区中北部,是鄂城区人民政府驻地。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3年1月,地处鄂城区中部,北枕长江,南依洋澜湖,西接旅游胜地西山,东连城市“客厅”凤凰广场。辖区面积约9.6平方公里。古楼街道是历史悠久的地区,西周时为晋鄂侯驻地,春秋战国时属楚,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此建都,吴都由此得名。辖区内人文景观丰富,历史积淀丰厚。三国吴王城是感受吴王孙权,文治武功的绝好去处。

历史沿革

1949年,城区设置城关区

1951年,城关区改为城关镇

1958年,改为光明公社。

1966年,改古楼公社为红旗公社。

1975年,恢复城关镇。

1979年,市区设古楼街道。

1983年,由原城关区、城关镇组建古楼街道,属鄂城区

1997年3月,由市直管。

地理

位置境域

古楼街道地处鄂城区南部,东连凤凰街道,南、西接西山街道,北枕长江,为鄂城区人民政府驻地,区域总面积9.6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城关区辖9个街道。

1951年,城关镇将原9个街道合并为民主、解放、新民市、建设、胜利5个街道。

1958年,光明公社,辖口、古楼2个分社。

1975年,城关镇辖濠口、古楼、凤凰县3个街道。

2011年末,古楼街道辖花园、镜园、罗口、十字街、飞鹅、濠塘、考棚、儒学、四眼井、北门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庙鹅岭、五里墩、南门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7个居民小组、34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古楼街道辖10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市滨湖西路28号。

人口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古楼街道常住人口有127600人。

截至2011年末,古楼街道辖区总人口1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50万人,城镇化率66%。另有流动人口4.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6.70万人,占52.1%;女性6.10万人,占47.9%;14岁以下1.9万人,占14.6%;15~64岁10.10万人,占79.2%;65岁以上8000人,占6.2%。人口全部为汉族。2011年,古楼街道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2.4‰,人口自然增长率4.4‰。

经济

2011年,古楼街道财政总收入10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627万元,增值税3378万元,企业所得税858万元,个人所得税74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24.4%、75.5%、34.5%。人均财政收入854元。

2011年,古楼街道以第三产业为主。2011年末,古楼街道有商业网点1.2万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7.3亿元。进出口总额0.1亿美元,主要产品是服装。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古楼街道有小学4所,在校生3896人,专任教师2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古楼街道教育经费达114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27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2%、23%、22.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31.1%。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古楼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13个,其中团体会员13个,文化站(中心)14个,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4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藏书5.2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古楼街道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固定资产总值5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6人,其中执业医师29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33人。2011年,古楼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098人,参合率80%。

社会保障

2011年,古楼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17户,人数3311人,支出499万元,比上年增长37%,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36%;城市医疗救助178人次,支出27.8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68人次,支出15.7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59人,支出5.2万元,比上年增长27%,月人均73元,比上年增长28%;城市五保人员集中供养6人,支出4.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城市五保人员分散供养27人,支出10.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村临时救济60人次,支出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古楼街道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2万元,比上年增长23%。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点16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8万元,捐赠物资折款3.7万元,接收捐赠衣被170件,使21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新增就业人员2095人,有153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3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9479人,比上年末增加3284人。

交通

古楼街道境内有S235等道路过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古楼街道辖地有南楼,置有响应环城之鼓,名古楼。又称“谯楼”“玩月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