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鸡蛋
无公害鸡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未使用过量的农药、兽药、重金属、致病微生物等物质,且鸡蛋中不含氯霉素、沙门氏菌等物质的产品。与普通鸡蛋相比,无公害鸡蛋对其生产环境、设施以及饲料均有特定的标准和要求。
简介
无公害鸡蛋是通过严格的生产和监管获得的一种高品质鸡蛋。其生产过程不仅限于鸡蛋本身的质量,还包括对生产环境和设施的监控。无公害鸡蛋的生产环境和设施均需达到相关标准,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生产环境要求
无公害鸡蛋的生产环境应具备以下特点:
选址时考虑水源、交通、卫生防疫等因素。
布局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粪尿处理区和绿化区。
饮用水水质和空气质量须符合相关规定。
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和排放。
生产设施要求
无公害鸡蛋的生产设施应满足以下条件:
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卫生防疫设施完善。
基本生产设施齐全。
监管
无公害鸡蛋的生产过程受到严密的监管,包括对环境、设施和饲料的监督。蛋鸡场现场检查评定项目共计69项,其中包括关键项目9项和一般项目60项。
标准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中国的鸡蛋行业也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首个鸡蛋国家标准草案已经制定并上报至国家标准委员会。该标准将对鸡蛋的多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禁止使用氯霉素和沙门氏菌等物质,并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设定了最高限量标准。此外,标准还规定了鸡蛋的保质期标识方法,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辨别和选购优质鸡蛋。
蛋鸡场现场检查评定项目
消费观念
国内
在国内的无公害认证生产中,多是先标准化认证后,由于市场认可度不高,多是普通生产,或者是无公害鸡蛋没有市场,其按标准化生产的,由于成本较高市场售价较高,多不被消费者接受。
产地、生产日期这些“身份证明”今后都将被直接喷涂在鸡蛋上,以随时接受消费者的检验。我国首个鸡蛋国家标准草案已制定完成,目前已上报国家标准委。标准出台后,鸡蛋行业将实行市场准入。
据了解,影响蛋品质量内在指标的因素,主要是细菌超标、重金属污染、抗菌素残留等,这些指标看不见、摸不着,离开仪器根本无法鉴别。由于没有强制性标准,无法检测出鸡蛋质量是否达标,也没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中国肉类协会秘书长邓富江介绍,鸡蛋国家标准将同时配套出台一系列后续检测手段,实行鸡蛋市场准入。其中对鸡蛋里的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规定了最高限量标准。标准将要求鸡蛋中不得检出氯霉素、沙门氏菌属等物质。氯霉素往往被拌进鸡饲料增强母鸡抵抗力,出现在鸡蛋中属于药物残留,食用后会对人体造血机能造成危害;沙门氏菌则容易引发肠道疾病,进而引起食物中毒。邓富江同时强调:“这个鸡蛋国家标准有一些物理化学、外观上的指标,但不涉及绿色、有机或是无公害等问题,有媒体称是‘无公害鸡蛋国家标准’,这是不准确的。”记者了解到,考虑到目前鸡蛋不容易保鲜的状况,鸡蛋国家标准实施后,将采取国际普遍认可的身份识别标志,鸡蛋由哪个鸡场生产、生产日期等数据都一目了然,而且鸡蛋经过清洗、烘干、喷墨,最终形成一道阻隔的膜,这对于鸡蛋的保鲜是很有用的 标准出台后,将实行鸡蛋市场的准入和准出制度,鸡蛋生产企业将被强制执行该标准。判断鸡蛋里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是这个国标的核心。此外,标准还要求,鸡蛋里不得含有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氯霉素及沙门氏菌属,对鸡蛋里的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也规定了最高限量标准。
随着“涉红”鸡蛋的风波波及整个蛋品市场,不少鸡蛋打了特价也乏人问津,可是一种拥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鸡蛋”却越来越受到深圳消费者的青睐。原来,消费者可以通过蛋壳上的“编号”在网上查到企业名称、产地等信息。在家乐福等商场,记者看到了这种“编号鸡蛋”。
国外
德国人向来以严谨著称,各方面安全意识非常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更是一丝不苟。德国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食品包装都是中规中矩,没有半点马虎。即使小小的鸡蛋,为确保质量,也是每只都有编号。一只鸡蛋拿在手上,看蛋壳上的不同标码,就可以知道它产自哪个国家、地区甚至哪个饲养场。
参考资料
无公害鸡蛋生产技术要点(中) .维普期刊官网.2024-08-08
无公害鸡蛋生产技术要点(下) .维普期刊官网.2024-08-08
无公害鸡蛋国家标准将出台.温州市生态环境局.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