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绩效评价
基金绩效评价是一种在剔除了市场一般收益率水平、基金的市场风险和盈利偶然性的情况下,对基金经理人投资才能进行公正客观评价的过程。
理论发展
国际背景
基金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衡量绩效的客观有效度量方法、基金绩效的持续性、业绩归因分析等多个方面。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股票价格行为理论为现代基金评价理论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夏普和林特纳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PAM),成为基金绩效评价的基础。特雷诺、夏普和詹森等人几乎同时提出了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使得绩效评价能够在同一风险水平上进行比较。然而,这些理论也受到了质疑,一些学者提出了改进的指标,如信息率和M2法。近年来,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业绩归因、绩效的持续性、基金风格、绩效评估的一致性、基准组合的有效性和资产配置分析等领域也成为国内外基金绩效评价研究的热点。
我国现状
相比之下,中国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对较少。虽然自2001年起,中国市场已有数百只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但相对于迅速增长的基金市场,中国在基金绩效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明显滞后。
绩效评价指标
夏普指数
夏普指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夏普于1966年提出的,用于衡量基金承担单位总风险带来的超额收益。该指数通过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与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之比来衡量基金的绩效。夏普指数越大,基金绩效越好。
特雷诺指数
特雷诺指数由杰克·特雷诺于1965年提出,用于评价投资基金的绩效。该指数采用一段时期内证券组合的平均风险报酬与其系统性风险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基金的绩效。特雷诺指数越大,基金绩效越好。
詹森指数
詹森指数由迈克尔·詹森于1968年提出,是一种评价基金业绩的绝对指标。该指数衡量基金投资组合的额外收益,即基金额外信息的价值。詹森指数越大,基金的绩效越好。
指标缺陷
这三个经典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评价,原因是它们各自对风险和收益的衡量有所区别。例如,詹森指数未能全面评价基金收益,因为它只衡量了投资组合的选择收益,而未考虑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特雷诺指数和夏普指数均未考虑市场状况的影响,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注意事项
在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评价时,需要注意非数量化因素、绩效持续性、基准选择等问题。基金评价指标应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如基金管理层的变化、经济大环境等。此外,应注意基金的可比性,坚持同类比较的原则。
参考资料
基金从业备考学习笔记《科目二》:基金业绩评价概述.知了爱学.2024-11-03
什么是基金绩效评价.华图教育.2024-11-03
None_手机新浪网.新浪财经.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