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龙文彬

龙文彬

龙文彬,字菁,号筠圃,生于1824年,今永新县田南城村人。龙文彬尝谓圣人之道贵在实践,故以身体力行自淑,不尚浮谈。咸丰九年(1859),恩科举于乡。同治四年(1865),44岁的龙文彬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龙文彬卒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人物生平

龙文彬少时随刘绎游,被刘绎所器重。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元年(1875年),充校《穆宗实录》,赏加四品衔,并戴花翎。光绪六年(1880年),乞假归。随后主讲友教、经训、鹭洲、章山、秀水、联珠、莲洲等书院,培植人才。卒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龙文彬小时和叔父相依为命,家里穷得没有一担谷的储备。他中进士前,以教书为生,有点薪水,便全交给叔父,甘于清贫。龙文彬在京为官及后来教馆收入丰厚了,但凡有公益的事,他总是慷慨解囊。他说:“我不做守财奴,把很多钱遗给子孙。见义、量力去做,不等待有了余钱再去做。”他还说:“俭以养廉且惜福,勤以补拙且养生。”龙文彬的品格,就是这样的高洁。

龙文彬在京做官15年,眼见曾国藩兴团练,李鸿章办洋务都不能消除满清政府的腐败,不能改变国家贫弱的状况。于是,告老还乡,仍如进京前那样,主讲本县的秀水、联珠、莲洲等书院及本府的鹭洲书院和临江府的章山书院。龙文彬一边教授生员,一边著书立说。

光绪二十二年(1893),龙文彬病逝于家。

个人作品

他的经、史、诗、文都有成就。所著《明会要》80卷,堪称宏篇巨制。内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职官、选举、民政、兵刑、食货、祥异、方域、外番等15门,498子目。征引赡博、详尽地记载了明代的政治、典章制度掌故。对研究明史,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还写了许多诗,刊印了的有《永怀堂诗钞》2卷和《明记事乐府》。收录在《永怀堂诗钞》中的杂诗、咏物抒怀、写景叙事、清新自然、情真意切。所著《永怀堂文钞》10卷,分经解、论辩、序、传、墓志墓表、碑记、杂著等7类。如《罢中书省论》《成祖杀梅殷论》《张居正论》《刘基论》等,见解都有独到之处。

他的著作还有《周易绎说》,这是一本研究《易经》的书。

清同治十一年,文龙彬与其好友彭美共同修纂了《武邑县志》。

主讲书院

经训书院、莲洲书院、秀水书院、联珠书院、鹭洲书院、章山书院等。

人物评价

龙文彬在朝为官,在乡执教,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无论认识不认识,都称他是“古所谓有道君子。”读过他的文章的人,或说“博而核,杜马之徒也”,或说“渊以粹,欧曾之流也。”名儒刘绎曾有诗赞他:“龙子具史才、善学紫阳笔。古今纳怀抱,早兼才学识。”龙文彬的诗流传到域外,越南的使臣得到,像得到白居易的新作一样觉得珍贵。

参考资料

..2024-07-31

晚清学者龙文彬的生平事迹调查记.中国知网.2024-09-09

..2024-07-31

..2024-07-31

..2024-07-31

..2024-07-31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