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爱新觉罗·毓朗

爱新觉罗·毓朗

爱新觉罗·朗(1854年—1922年),字月华,号余痴,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六世孙,末代皇后婉容的外祖父,多罗定慎郡王溥煦次子,母亲为侧福晋鄂佳氏。

毓朗自幼体弱多病,爱好读书,17岁时开始学习骑射。光绪五年(1878年),24岁的毓朗参加武举考试中举,受封为镇国将军。后来前往神机营任职。光绪十二年(1886年),毓朗被封为三等镇国将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毓朗被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同年又任巡警部左侍郎。后又任民政部尚书、步军统领等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毓朗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其受命负责管理军谘处,深受摄政王载沣信任。宣统二年(1910年),毓朗入职军机处,执掌军国大计。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其改任军咨府大臣。同年十月离职。1918年,徐世昌就任大总统,任其为议员。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选择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隆裕太后签署让位诏书,毓朗到处奔走以求复辟大清,最后以失败告终。1922年,毓朗溘逝,谥号敏达。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同治三年(1854年),毓朗出生。幼年的毓朗体弱多病,一直到20岁之前,基本上是足不出户。平时他爱好读书,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在当时,旗人重武轻文,王公子弟多以马步弓刀相标榜,毓朗嗜书如命,很不同于一般。他的父亲定慎郡王溥煦也很支持他,把家中几代攒下来的藏书都交给了他,任他翻阅。毓朗不喜欢武事,但也免不了要习武射箭,这是清朝人关以来就给旗人定下的规矩。毓朗17岁的时候才开始练习骑马,当时他的兄妹都嘲笑他。毓朗却不与争辩,翻身上马,专注练习骑马。

考取功名

光绪五年(1878年),24岁的毓朗参加武举考试中举,受封为镇国将军。毓朗中举后却没有被委以公务,他依旧整天还是深居家中,以读书赋诗为乐。此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侵略中国,国家多难,部分王公之家开始典卖古玩字画维持生计。但毓朗对这些似乎浑然不觉,他依然沉浸在他的书卷中。后来,父亲溥煦为他谋到了神机营的小差事,毓朗推脱不过,开始上任。神机营是皇室的禁卫军,虽然刚建立不到30年,但早已露出腐败之色。毓朗空有一身学识才情,在这里却得不到施展,他每天落落寡欢,很少和人打交道。当时,神机营的总办是岳柱臣,岳柱臣对毓朗没有什么好感,但知道他是贵族子弟,也不敢怎样怠慢。只是每次保荐人才,都没有毓朗的份。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神机营有一委员余仁建议编练龟蛋阵以御敌兵。按余仁的设计,是让士兵背负藤甲,匍匐至敌人身侧,然后以石灰迷住敌人的眼睛将之杀掉。但毓朗却对此计策表示质疑。余仁见毓朗当众驳斥他,心中恼怒,发恨要报复。后来,毓朗见在神机营的确没什么出路,而余仁又百般为难,于是辞去职务回家去了。

避乱离京

光绪二十七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五月,团民进入北京城,毓朗因素习声火电化等西方学术被指为“二毛子”,险遭杀身之祸。于是一家老小离京逃往郊区,躲避战乱。在京郊一个名叫三家村的山庄里,毓朗父子纠集了当地地主武装镇压义和团,打杀团民无数。六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当时毓朗一家离京尚不太远,远远地看见北京方向火光冲天,大骇。在三家村,有人建议购置旧炮,以镇慑敌兵,溥煦很是动心,就喊来子女商议,毓朗坚决反对,表示山中财货缺乏,以这有限的经费花在百天一用的大炮上,是不划算的。最后溥煦还是听从了毓朗的意见。后来,其他村寨购置大炮,最后被侵略军所灭,溥煦深服毓朗的眼光。光绪二十八年(1901年),清政府见大势已去,派庆亲王奕励与侵略军议和,在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北京的局势开始稳定下来,毓朗一家迁回北京,而定慎王府在战争中被法军占据,作了法军的指挥部。毓朗一家不能回府,于是租东成安伯胡同住下,聊以度日。

整顿风气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毓朗起程前往日本考察日本警务。八月初三日,毓朗等人会见日本总理大臣桂太郎,桂太郎告诉毓朗他是当年的义和团的成员,后来有一次他持刀潜上一艘美国舰艇,准备手刃一二美军,但失败了,被美军抓住差点送命。从此他开始醒悟,并潜心向学,遍游欧美。后来明治维新,他就依靠这所得新知,得以为国效力。毓朗听完桂太郎所言之后,深有感触。随后毓朗在参观考察中,基本上形成了他一整套的警务计划。七月二十二日,毓朗回到中国。一上岸他便得知,善耆已保荐他为五品候补京堂职,让他出任警务总监。毓朗上任后便是对民愤最大的赌风大开杀戒。他封闭赌局若干,其中也包括宗室贵族的赌局。崇子后自恃皇亲,开起了赌局,和毓朗唱对台戏。毓朗得知此事后,亲自带人前去查处,崇子后大惊之下,找到善耆疏通。毓朗依旧是将崇子后缉拿归案。处理了崇子后,毓朗不仅为新建警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因此受到当时百姓广泛称赞。就在毓朗大力整肃赌风之际,各王府的赌局照常营业,其中以大公主府较为招摇,毓朗也只好听之任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毓朗处理高尚仁聚赌案得罪了权臣奕劻,他因此失势。

筹建学堂

此时,学部尚书张百熙正筹划新学堂,毓朗于是去找张百熙。以前,毓朗东游日本,张百熙曾托他物色理化专长的人才,毓朗推荐了佐伯信太郎,很得张百熙满意。现在毓朗以一个王公贵族想筹办教育,张百熙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两人决定,由毓朗负责筹建觉罗中学堂一所、小学堂四所。从纠纷中刚刚脱身出来的毓朗开始为建校事宜四处奔波。然而,由于经费的短缺,以及毓朗自身缺乏教育方面的才识与经验等,建学堂的计划流产了,毓朗也只好离开了教育部。

夺权失败

光绪三十年(1904年)初,毓朗到鸿胪寺任少卿。第二年的三月,再升为光禄寺卿,很快又升为内阁学士。然而,此时清政府已是日薄西山,能够有所起色的部门,如毓朗之工巡局,也因各种原因而夭折。在这种败落萧条的情况下,本来就拟裁撤的鸿胪寺、光禄寺变得更为冷清,毓朗在职其间也就无所事事,除和善音等闲聊外,毓朗又重新拾起书卷,以期度过这萧条的岁月。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毓朗以内阁学士授巡警部左侍郎。随后清政府为自身安全计,决定组建专部,以徐世昌为尚书,毓朗和赵秉钧为左右侍郎,加强警政。在巡警部,虽然徐世昌对他很尊重,也很信任,但毓朗却一直是愤愤难平。因为在满汉观念上,毓朗属于死硬派。以前管理工巡局,他曾几次拒绝招汉人人局,他认为,工巡局之设是为了给落魄的旗人谋条生路,汉人是没有资格参与的。而现在,汉人不但进入了警察系统,而且徐世昌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他自然是很是不满。而且,徐世昌是袁世凯的亲信,军事大权已基本上掌握在了袁世凯手中,现在他又插手警务,这无疑是逼着清王朝向死亡再走一步。毓朗因此时刻想着把权力夺回自己手中,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定慎郡王溥煦去世,毓朗袭贝勒。按清朝定制:贝勒不能兼二品以下职,于是毓朗辞巡警部左侍郎,朝廷以御前行走开其缺,其实是将他再度升迁。

有志难成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毓朗被任命为步军统领。步军统领的职权和巡警部基本相似,掌管守护京师和缉查事务。但时隔不久,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清朝统治者内部发生了一次大变动、大改组,整个的统治局面也为之一新。形势的变化也为毓朗带来了利益,载沣命他到编练处任大臣,和贵族中对军事颇有心得的铁良、良弼等负责编练禁卫军,以强化同袁世凯抗衡的资本。然而,此时毓朗的身体条件却坏了下来。他早年即体弱多病,这时已是50多岁,体力已渐有不支之感。在编练处,他也只能看着铁良、良弼这两个年轻人忙里忙外,自己已是力不从心了。宣统三年(1911年),毓朗身体有所好转,此时清政府改军咨处为军咨府,作为陆军的参谋机关,毓朗和载涛被任命为军咨府大臣。后来毓朗的政敌奕劻和那桐求见隆裕太后提出罢免毓朗。载沣得知此事,以后宫不能干预朝中大事为由,保住毓朗的军机大臣一职,但他从此便被排除在军国大事以外,根本不能参与决策。以后,军机处四人每次上朝,都是点个卯即刻退下,然后奕助、那桐、载沣三人再被召回,这才开始讨论朝政。九月间,资政院成立了。随后清军机处取消后,毓朗选择回家赋闲。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选择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在与革命党人达成协议后,隆裕太后签署让位诏书,统治中国200多年的王朝结束了。即让位诏书签署的第二天,毓朗才得知巨变的消息,找川岛浪速商议,但终因得不到皇室的音信而放弃。

因病去世

1915年,袁世凯计划帝制时,毓朗因形势的恶化,决定东渡日本,然而日本使馆的领事却劝阻了他。领事认为,如果他东渡,袁世凯一定怀疑是王室或前清大臣的阴谋,那将对王族非常不利,毓朗考察再三,放弃了这一想法。此时60岁的毓朗突然之间患上了脑病,虽经德国名医施密得的精心治理,但也没有怎么明显的效果。1917年,冯国璋任总统,下令在全国进行议会选举。这时的毓朗病情稍有好转,于是他上书部院,为满族争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满族作为清王朝的统治民族被推翻了,但它毕竟是民国所宣布的“五族”之一,冯国璋不能不接受毓朗的建议。后来选举结果揭晓,毓朗和庄王溥绪当选为参议院议员。毓朗任议员后,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月二十六日,毓朗去世,谥号敏达。

家庭成员

人物评价

究其一生,毓朗也算得上是精明强干,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却一错再错。他镇压义和团,是其地主阶级的本性使然,他在民族战争中畏首畏尾,不战而逃,只能说明他所出身的阶级正在坠落。(《中国宰相全传 第34卷》评)

相关遗折

毓朗遗折

臣航朗奏,为天思未报,病势垂危,伏枕哀鸣仰祈圣鉴事。窃臣偎以庸陋,幸托天潢,自光绪三十四年承袭贝勒,屡蒙鸿施擢任巡警部侍部、民政部尚书、步军统领、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军机大臣、军咨大臣、宗人府左右宗人、左右宗正,受思深重,未报消埃。前因偶触风寒,请假调理,不意近日气塞胸痹,痰嘴大作,医药无效,病势不支,迨至本月二十六日,奄奄一息。自分万无生理,瞻恋朝廷神魂飞越,此臣眷眷所不能已者也。至臣子花翎头品顶戴恒酵惟有易其及岁,恪恭持已,谨慎当差,冀其毋坠家声,藉图仰报国恩于万一。谨口授遗折。(宣统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溥仪看到毓朗的遗折以后,即下“谕旨”:

贝勒貌朗持躬谨慎,练达老成,由巡警部侍郎,历任民政部尚书、步军统领训练禁卫军大臣、军机大臣、军谘大臣、宗人府左右宗人左右宗正。宣力有年,克尽厥职。兹闻溘逝,悼惜殊深。著赏给陀罗经被,加恩予谥“敏达”。派贝子溥伒即日前往莫酸。赏银二千元治丧,由广储司给发。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街门察例具奏。伊子恒醇,著挑在乾清门行走,用示笃念荩臣至意。

参考资料

胡同故事 | 清代王公府第里的将军们(三).微信.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