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水库
斗门水库是陕西省“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为引汉济渭来水的调蓄水库之一。该水库是以供水、改善生态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三等中型平原水库。
斗门水库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南部、沣河东岸原昆明池旧址上,利用原昆明池旧址的历史低洼库盆遗存,结合该处土壤具有天然防渗的优越地质条件进行建设。斗门水库规划库区水域面积10.4平方公里,总库容5052万立方米。库周总长14.9公里,总体布局采用南、北池形制,南、北池以隔坝相隔。南池为引汉济渭注入式水库,为城市供水水源,库区面积3.4平方公里,库容2897万立方米,主要是将引汉济渭来水进行调蓄后输送至东水厂,向沣东、沣西新城两个新城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北池为沣河分洪注入式水库,库区面积7.0平方公里,库容2155万立方米,主要是将沣河洪水和城市雨水蓄滞调节后,向西安市生态水系进行补水。水库由内湖和外湖两部分构成。斗门水库的内湖承担西安及西咸新区的供水功能,年调蓄量1.24亿立方米,基本可满足95%供水保证率。斗门水库还将通过外湖将洪水和雨洪资源化,实现年生态补给水量约1100万立方米。
斗门水库工程总投资80.93亿元,总工期为36个月。2017年9月28日,斗门水库一期试验段工程—昆明池·七夕公园建成开放。2021年7月1日,斗门水库工程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9月,北池完工并通过蓄水验收,南池完成降水试验。
水库介绍
斗门水库所在地是历史上著名的滇池,其开凿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集军事训练、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生态景观于一体,在晚唐宋初时干涸。规划建设的斗门水库将分内外两湖,建成后总面积将达10.4平方公里,总库容4600万立方米。库周总长14.76千米,相当于西安明城墙一周。
其中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南湖,由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南干线的西南郊水厂分水,形成2400万立方米的库容,承担调节引汉济渭向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供水的任务,同时作为给西安市除黑河水库外的备用水源地。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的北湖则引自沣河洪水及城市雨洪,形成2200万立方米的库容,作为沣河的分洪蓄滞洪区,承担防洪、水源地保护、景观生态用水及保护古滇池历史遗存的任务。
2017年10月1日,斗门水库一期工程(试验段)修建基本完成并对外开放。斗门水库试验段工程属北湖库区的一部分,试验段库区面积0.53km2,水面面积0.47km2,由北湖试验段库区、围坝、应急引水建筑物等组成。主要围绕探明土层结构、复核验证钻探资料和土料试验成果,以及观察水库运行对地下水位变化和区周边浸没影响,复核库区防渗效果,探索库坝区的生态防护等开展的。试验段工程将会为斗门水库的整体设计提供可靠的试验成果,为总体工程顺利施工提供有效的经验。北湖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参考资料
引汉济渭!斗门水库南池预计年底建成.西安晚报.2024-04-08
西安斗门水库.陕西省水利厅.2024-04-08
抢工期 保民生 西安水利建设按下“快进键”.各界新闻网.2024-04-08
重磅!西安斗门水库全面开工,再现10.4平方公里大汉昆明池!.陕西都市快报.2024-04-08
斗门水库建设动员会在西咸新区举行 赵正永宣布启动.陕西日报.2024-04-08
陕西启动建设“引汉济渭”来水调蓄水库.新华网.2024-04-08
陕西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西安日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