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

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

《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是2007年1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光明。本书讲述了历史的谜团——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第二章 口述史未必是信史——老舍之死的历史学意义等内容。

作者简介

傅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1965年生于北京,1986年大学毕业。200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著有《人生采访者:萧乾评传》、《未带地图,行旅人生》、《老舍之死采访实录》、《出逃》、《生命信徒:徐志摩》等。译有《古韵》、《观察中国》、《两刃之剑: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小说》(合)等。主编《感悟现代名家经典小说》、《感悟现代名家经典散文》、《在文学馆听讲座》系列丛书。编选《萧乾文集》10卷、《林海音文集》5卷、《茅盾小说》、《老舍散文集》、《论战中的鲁迅》等数十种。从2001年起,策划、主持中国现代文学馆星期义务演讲——在文学馆听讲座。

媒体评论

人们以前所了解的“老舍之死”,有些是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按

照高度程式化的形式,用固定的“特性形容词”编成的另一种形式的“荷

马史诗”,或“关于过去的一副拼图”?里面保存了多少的“历史的真实”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历史的谜团——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

第一节“人民艺术家”(1949-1956)

第二节 心灵的困惑与艺术的挣扎(1957-1966)

第三节 历史叙述中的“八二三”事件

第四节 是谁打捞起了老舍的尸体

结语

第二章 口述史未必是信史——老舍之死的历史学意义

第一节 口述史的发生

第二节“春秋笔法”与口述史

第三节“老舍之死”的口述史学意义

第四节 口述史未必是信史

结语

第三章 老舍的文学地图——从老舍作品及其性格看“老舍之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