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教授编写的一部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2年9月。该书从纵横两个方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全书主要探讨了中国在近代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此后几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复兴民族大业所作的努力、所遭遇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该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中国经济发展史,对于了解中国经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必读的著作,一部早就应该出现的重要著作。
中国在2030年甚至更早将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没有出现工业革命,首先要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技革命
为什么说中国近代的政治和社会史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挫折感这两种心态相互交融所推动的过程。
“东亚奇迹”现象出现的背后有什么成功经验
只有解决了国有企业的问题,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才能最终实现。
中国的人均收入为什么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不变。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获得荣誉
2009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2009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第九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本书首版(《中国经济专题》)在2008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曾荣获多个畅销奖项和优秀图书奖,并作为解读中国经济问题的权威读本,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英文、德语、泰文、日文版还入选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有效地推动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清楚认识。
作品评价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者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
——林毅夫
创作背景
《解读中国经济》的首版《中国经济专题》在2008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曾获得多个畅销奖项和优秀图书奖,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英文、德语、泰文、日文版还入选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有效地推动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清楚认识。该书是在首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结合当时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新变化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增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储备货币与全球治理”的附录。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对李约瑟之谜的解答,探寻中国近代由盛转衰的原因。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而现代则落后欧美,作者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接触西方经济学知识,很多人信奉“最小政府”,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但这需要有个前提,即市场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小政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政府有能力、有必要发挥适当的作用:收集和提供信息、协调、对企业进行外部补偿。
作品特点
《解读中国经济》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
该书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内容不仅仅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问题,作者都细致准确地概括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制度的起因与演变历程。
本书是在首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版结合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新变化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增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储备货币与全球治理”的附录。书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作者简介
林毅夫,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出版信息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
解读中国经济.豆瓣读书.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