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写作与改编
《歌曲写作与改编(第2版)》是一本面向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的规划教材,旨在关照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保持学科分类的同时,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协调,对教材中的重叠知识点和交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确保课程内容既有广泛覆盖,也有合理代表性的选择。
编辑团队
本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统一组织,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教师共同参与编写。具体分工如下:
王大燕负责绪论、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的第一至第三节、第二章的第一至第二节,并担任全书审定;
徐杰撰写第七章;
尹新春负责第一章的第四节及第九章的第二节;
张少飞编写第九章的第一节;
乔宽宽完成第二章的第三节及第五章;
张力负责第八章;
肖畅执笔第六章。
由于篇幅限制,书中歌曲谱例仅选取第一段歌词,且为了节省空间,一些谱例采用了复用的方式。这些措施可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不便,望读者理解。
前言
“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系列书籍即将推出,这是顺应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高校音乐教材建设的新趋势。这套教材的编写遵循了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6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以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教学研究,科学地建立了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教材作者均为长期从事各门课程一线教学的专家,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教材与地方高校教学不匹配的问题,突出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性、综合性、创新性、专业性、基础性、适用性,致力于帮助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特色
本套教材相较于其他同类教材,更加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关注音乐文化、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关系;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探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如何利用音乐知识指导艺术实践活动;提倡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鼓励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此外,还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学科间的综合与互通,对教材中的重复和交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使得课程内容不仅涵盖面广,而且具有合理性。
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积极吸收当代音乐理论研究成果,聚焦学科前沿,增强时效性。力求改变基础内容繁琐、困难、偏颇、陈旧的情况,减少过度程序化的成分,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拓展其学术视野,使音乐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形成有机的整体。
教材内容逐步推进,符合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规律,以学生水平和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学生水平为目标,以音乐学科的审美体系为逻辑基础,保障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性及其学习进程的有序性。
加强实践环节,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设计既要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也要注重培养其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教材内容简洁明了,贴近学生和教学,反映了编写者多年的成功教学经验。
计划增加中外民族文化艺术内容,尤其是中国民间音乐、曲艺、戏剧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本土艺术文化情感。
参考资料
歌曲写作与改编.上海图书馆.2024-09-14
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歌曲写作与改编(第2版).缺书网.2024-09-14
歌曲写作与改编.豆瓣读书.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