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苹果瘤蚜

苹果瘤蚜

苹果瘤蚜(学名:Ovatus malisuctus)为蚜科圆瘤蚜属下的一个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本朝鲜。寄主植物主要有苹果沙果海棠花山荆子等。成、若蚜群集叶片、嫩芽吸食汁液,受害叶边缘向背面纵卷成条筒状。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

体长1.4-1.6毫米,近纺锤形,体暗绿色或褐色,头漆黑色,复眼栗色,具有明显的额瘤。

有翅胎生雌蚜

体长1.5毫米左右,卵圆形。头、胸部暗褐色,具明显的额瘤,且生有2-3根黑毛。

若虫

似无翅蚜,体淡绿色。其中有的个体胸背上具有一对暗色的翅芽,此型称翅基蚜,日后则发育成有翅蚜。

圆形,黑绿色而有光泽,长径约0.5毫米。

生长繁殖

苹果瘤蚜一年生10多代,以卵在一年生枝条芽缝、剪锯口等处越冬。次年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自春季至秋季均孤雌生殖,发生为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10-11月出现有性蚜,交尾后产卵,以卵态越冬。

防治方法

防治苹果瘤蚜的关键是在越冬卵孵化盛期细致喷药。豫西地区苹果瘤蚜的卵孵化始期在4月初,4月中旬为孵化盛期,4月下旬孵化结束。施药种类及方法:参考绣线菊蚜。要求淋洗式喷布,做到枝、叶芽全面着药,力争全歼,不留后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