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农地法

农地法

《农地法》是日本于1952年颁布实施的一部法律,旨在维护自耕农制度并巩固农地改革的成果。该法通过四个方面的规定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使用的管控。

法律条款

土地用途限制

《农地法》规定,农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同时禁止将租耕地再次转租以及出租农地改革后新建立的耕地。此外,法律规定了农户经营规模的最大限度,即不得超过30公亩至3公顷。

租赁权利保障

法律明确了佃耕权的保护,严格限制地主无故收回佃耕地的行为。

占有佃耕地限制

对于不在村庄内的地主,法律禁止其继续占有土地。而对于居住在村庄内的地主,如果其所拥有的佃耕地超过了政府规定的数量,则必须按照规定的价格将其出售给佃农。

最高租金限额

《农地法》规定了地租的最高限额,并且要求地租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

修改与发展

到了1970年,《农地法》进行了重大修订。这些修订包括放松土地租赁和转让的限制,允许出租自耕地或佃耕地,并废除了持有土地不得超过3公顷的规定。此外,法律还取消了地租的上限,并设立了特别基金,以支持老年人和小型农场经营者转向非农业领域,促进工业化向农村地区的扩展,吸纳当地劳动力,并由政府出资建设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工程。这些改变使得《农地法》更加适应农业技术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的需求。

参考资料

日本自耕农培育政策...中国农村研究网.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24-11-14

日本农地转用对中国城中村改造的启示.搜狐网.2024-11-14

日本农地规模化的制度、效果与启示.搜狐网.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