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建设乡

建设乡

建设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地处达日县西部,东与吉迈镇接壤,南与莫坝乡相邻,西与桑日麻乡相连,北依黄河。行政区域面积1479.13平方千米。建设乡是全民信教的藏族聚居地,全乡有4座寺院,14个牧业合作社,665户。截至2018年末,建设乡户籍人口有3338人。截至2019年10月,建设乡下辖4个行政村。建设乡畜牧业以饲养牲畜为主。2011年,建设乡人均牲畜39只(羊单位)。2011年,建设乡建立3个牧民委员会专业合作社。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建设乡常住人口为3506人。

历史沿革

1956年,为建设乡。

1958年,成立建设公社。

1962年设建设乡。

1969年改设建设公社。

1984年改设建设乡。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建设乡平均海拔4100米左右。

气候特征

建设乡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0.3℃,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平均540毫米。冷季9个月,夏季烈日暴晒干旱,年日照2000小时,牧草生长期短,植被稀疏,草产量低,草场退化较严重,黑土滩面积逐年扩大,鼠害日益严重。牧草从4月下旬开始返青,生长期150天左右。最高气温绝对值为24.6℃,最低气温绝对值为-34.5℃,昼夜温差10℃—20℃。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建设乡下辖4个行政村:沙日纳、侧日哇、达日龙、长查;下设14个牧业合作社。

截至2019年10月,建设乡下辖4个行政村:测日哇村、沙日纳村、达日龙村、长查村。此外,建设乡下辖的地区还包括侧日哇牧委会、沙日纳牧委会、达日龙牧委会和长查牧委会。

人口

2011年末,建设乡辖区总人口2806人。总人口中,男性1397人,占49.8%;女性1409人,占50.2%。

截至2018年末,建设乡户籍人口有3338人。根据达日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建设乡常住人口为3506人。

经济

建设乡土地总面积2218640亩。其中黑土滩面积887654亩,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40%,草场面积1331148亩,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60%。

建设乡有草场面积133.1万亩。畜牧业以饲养牲畜为主。2011年,人均牲畜39只(羊单位)。畜种改良牛1660头、羊2493只。饲草基地种植41.5万亩。新建贮草棚1.49万平方米。牲畜暖棚新建16.6万平方米。2011年,建设乡建立3个牧民委员会专业合作社。

2006年末,完成多年生大面积种草1处,共计2000亩,圈窝子种草任务为每户每处都需种草。圈窝子种草100处,围栏草场面积575处143750亩,打储饲草150000公斤,定居点245户,14700平方米。共修建暖棚476座、98120平方米。全乡各类牲畜存栏37472头(只、匹),其中:牛25527头、羊11652只、马293匹,适龄母畜20508头(只、匹),其中:牛15916头、羊4512只、马293匹;人均占有牲畜15头(只、匹)。

全乡国民经济总收入591.2158万元,其中:牧业收入320.517万元;副业收入264.3917万元,户均纯收入为5684.6元,劳均收入为4271.45元,人均收入为1516.34元。人均收入最高的合作社为二大一小,人均收入2140.32元,人均收入最低的合作社为一大二小,人均收入1304.50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建设乡有六年寄宿制小学1所,在校生284人,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29人。校舍建筑面积2498平方米。图书2000册。15—50周岁非文盲率96.04%。

医疗卫生

2011年,建设乡有卫生院1个,全年门诊治疗1103人(次),住院就诊34人。牧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16—59周岁牧民参合887人;60周岁以上226人,参合率62%。

社会保障

2011年,建设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89户,人数372人,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1万元;五保户62人,发放五保供养金4.34万元。

交通

建设乡境内有S101公路穿过。

参考资料

(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