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银
碳酸银(银 碳酸根)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g2CO3,分子量275.75,呈浅黄色粉末状。碳酸银遇光敏感,比重(相对密度)6.077,熔点218°(分解)。其微溶于水,溶于氨水、浓碱金属碳酸盐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化钾溶液、硝酸、硫酸等,不溶于乙醇。碳酸银由硝酸银溶液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得,可用于化学分析、电镀、医药领域等。
在碳酸银产品杂质测定中,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杂质元素,来源于所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以及反应器。因此碳酸银产品的质量分析中,通常需做杂质铁元素的分析。同时硝酸盐的含量、盐酸不沉淀物等对碳酸银的质量影响很大,这些项目的分析也是碳酸银质量分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物性数据
1.性状:新沉淀时为白色粉末,受热颜色变黄。
2.密度(g/ cm):6.077。
3.熔点(ºC):218(熔融并分解)
4.溶解性:不溶于冷水和乙醇,易溶于硝酸、氨水和氰化碱溶液。
性质与稳定性
碳酸银在室温时和在空气中颇为稳定,但温度高于100℃时,它以氧化银与二氧化碳之间反应的相反方向发生可察觉的离解作用:
在218℃时,二氧化碳的平衡压力等于大气压,在空气中这个分解反应进行得完全。利用碳酸银和氧化银的热不稳定性,可以从卤化物沉淀中提取银,其法是用Na2CO3熔融把它熔化为碳酸银。烧融在耐火泥埚中进行,熔化的银就收集在坩埚中。碳酸银也会被沸水所分解,但冷水对它没有作用。
酸能迅速分解碳酸银,碳酸银也易溶于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碱金属的氰化物溶液中。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水解后使水溶液呈碱性。它很容易溶解于氨水而生成氨配位化合物,处理这样的溶液一定要很小心,因为在空气中可能生成酸化的银。碳酸四氨络银(I)[Ag(NH3)2]2CO3,曾经从碳酸银的氨溶液中分离出来。该螯合肥当温度高于80°C时发生分解而失去氨。
碳酸银稍具感光性,曝光时会变黑,应在暗处保存。究竟它被光还原为银还是仅分解为氧化物,这点还不能确定,但似乎前者更加可能。和氧化银一样,碳酸银对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的反应具有催化。
生产方法
2AgNO3+Na2CO3=Ag2CO3↓+2NaNO3
生产工艺
在反应器中,加入1200mL水,加入碳酸钠溶解,搅拌下,加入4000mL硝酸银溶液(其中含AgNO3344g)加完后,搅拌10min,过滤,碳酸银沉淀用少量丙洗涤,风干,立即贮存于棕色瓶中。
说明:整个操作在暗室或红外灯下进行。
主要用途
1.用作分析试剂,电镀。
2.用于氧化醇成醛、酮,氢成醌等。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